首页>要闻 要闻
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如何“双创”?——全国首批小微双创示范城市福建三明观察
新华社福州3月23日电题: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如何“双创”?——全国首批小微双创示范城市福建三明观察
新华社记者沈汝发
20日上午,福建闪购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的职工忙着将一批批蔬菜、鸡蛋等生鲜产品发送到各个小区的货柜里。这家三明市的小微企业创业才一年,已将生鲜配送网络覆盖三明、杭州、苏州等全国各地。
作为财政部全国首批小微双创示范城市之一的福建三明市,有针对性地破解技术、资金、孵化、转化等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面临的一系列难题,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特色之路。
科技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全域青山绿水、满城创业创新。位于闽西北山区的三明市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小微双创示范城市以来,不断创新机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三明市财政局副局长、双创办常务副主任郑长秋说:“小微企业已成为三明市经济发展重要的新增长点。”
科技创新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三明市以央企对接、校地合作为工作平台,三年来先后引进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在三明设立8家重大研发平台、22家院士工作站。
记者在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福建)分院看到,该院自主研发的铝合金系列门锁体已应用在“复兴号”动车组上。“这是我国标准动车组客室车门锁体类产品的唯一供应商。”院长助理庄承淮说,院方还为华橡自控等企业提供成套设备、系统开发、解决方案等创新服务1000多项次。
融资难是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又一瓶颈。三明市率先推出“园区贷”等一批金融创新产品。全市设立13家资产经营公司,以财政贴息方式,撬动银行向100多家(次)企业提供园区资产按揭贷款23.74亿元。“‘园区贷’帮助小微企业避免了高额的‘过桥资金’”,三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管委会副主任吴祥海说。
三明市还减轻小微企业成本,助推其“轻装上阵”。据三明市供电公司介绍,2017年通过科学用电能效诊断、电能替代等措施,为小微企业节约电费成本2500多万元。
众创空间“孵化”专场技术“对接”
小微企业孵化离不开平台。三年来,三明市共建成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小微双创基地等142家,其中国家级11家。“通过引导多元化资本投资建设,来满足初创科技型企业需求。”郑长秋说。
福建君儒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在众创空间中孵化成长起来的企业,三明市双创办投入300万元风投资金。据公司总经理吴同庆介绍,公司已获得智能物联网、智能办公系统等40多项专利。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转出实效?三明市改变过去组织企业参加大型交易会、博览会的做法,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产业专场技术对接会,实现技术交易900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2.76亿元。
三明市农科院每年举办一次农业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会。院长许旭明说,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与农科院签订30多项成果转化合作协议。
据三明市双创办统计,三年来,三明市小微企业数、技术合同成交额均翻了一番以上,拥有授权专利数翻了三番,小微企业营业收入、新增就业人数增长50%以上。
打造双创“升级版”
“2018年将力争新增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郑长秋说,三明市正着力打造双创“升级版”,持续激发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三明市将持续引进名院名校,建设一批贴近市场需求、机制更加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成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撑。
同时,在金融服务产品上也将进一步创新。三明市经信委中小企业科科长许碧兰说,将推动政府设立的风投资金投向回收期长的早中期生产、技术类创新领域,加快形成一套多层次、高效率、低成本的小微企业融资体系。
针对部分众创空间同质化问题,三明市将进行梳理、整合,减少重复投入,推动众创空间提质增效。“我们将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推动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郑长秋说。
编辑:秦云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小微企业 福建三明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