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建刘惠好:提案落地让我最欣慰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会员刘惠好
提案落地让我最欣慰
记者 栾絮洁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必须健全金融协同监管体系。”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副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刘惠好提交的提案依然关注我国金融发展的突出问题。
“随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不断发展,以分业经营为基础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弊端日趋明显,不少领域出现监管真空,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刘惠好分析说。她建议强化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职能,尽快对各类金融业务制订全国统一的监管规则,消除规则不统一而造成的监管套利空间。
“我最欣慰的地方,是有两份提案提出后不久就落地了,这虽然不是我的功劳,但让我觉得,我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尽了一份责任。”刘惠好说。
2013年,正逢民营银行获批起步,农村金融快速发展,刘惠好经过反复调研,牵头提交的“稳步推进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的建议”以及参与其他委员联名提交的“关于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提案”等,成为会议上重点关注的热门提案。在2015年,关于“稳步推进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的建议”得到落实,《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公布,并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17年,刘惠好提交了“关于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建议”。这一建议在今年2月有了突破性进展,国内首张个人征信牌照下发,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即将落地。
刘惠好在金融领域不仅颇有建树而且桃李满天下,主持过的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重点课题、湖北省社科“十五”规划课题等各类课题研究达10余项。
为何提案总能切中金融改革的要点并最终切实推进落地?刘惠好说,“我在金融行业从业多年,时时关注金融领域最新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与金融从业人士、监管部门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联络,在写提案时,我会以第三方角度去看待问题,兼顾方方面面的困难和诉求,我认为这样可以反映真实的情况,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必须客观,要有全局意识,这样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刘惠好说。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金融 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