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活字印刷术孕育崇宁重宝雕母的产生
拙见,信息传播方式的嬗变,引起了三个社会性变化:
汉字书写传统弱化;信函书写及邮寄量锐减;书刊阅读率下降。追溯以往,作为汉字书法载体的古钱币或可先兆这种渐进的演变。
一是,钱文从金文、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真书、草书,书写渐趋明快,字体趋向简约。
二是,钱文的庄重程度渐趋软化。潇洒,率真,书者的情绪或者融入其中。书法到了宋徽宗赵佶腕下,更继承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
三是,以汉字书法为独尊的正统地位,在民族融合,文化升华中被袭扰或异化。例如,辽代汉字钱文简化,省笔,借笔,比较更趋向简约和率真。现在的简笔“宝”字,在辽、元时期钱币中业经多所采用。
回顾我国汉字(或含其他文种)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或可旁证宋代钱币铸造技术的时代特征。故研判:活字印刷术的先进性,推动了钱币雕母的产生。钱币雕母产生在北宋中后期,或可坐实。网见崇宁、大观通宝“雕母”亟待正式鉴定结论。
我们在研究古钱雕母产生的时代问题上,很可能是大大地低估了古钱铸造规范化、正规化的历史步伐。清代有雕母,确凿无疑。明代以前未见雕母,只见铸母和钱样。——这可能就是关于雕母产生年代的一般认知。
钱文书法的庄重性、严肃性,缓冲了汉字书写的弱化趋势。因为民间对于钱币的定性和定量标识,必须是确切和认真
的。——钱,反映了百姓的切身利益。见钱眼开:


崇宁重宝折二雕母,背巨星,奇怪现世。雕母的姿态,折二的规制,这是非同寻常的。
背面地张与外缘底角间,那残存的鎏金痕迹,反映了身世不凡;文字端庄,舒展大气,既不连内郭,也 不挤外郭。字口深邃,棱角分明,笔划如斩,刀笔功夫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但放大镜下,字口的拔模斜度也不是每一笔都面面俱到,而是朝外一面斜,凸起双面斜,内中俱不斜。所谓刀痕如斩,也不是棱角如新,跌宕沧桑之后,如冰刀刃一样的锐角,遍呈倒棱之态;
穿口利落,斜向平行,外缘与地张连接呈45。夹角,拔模条件具备,设计服从使用达到了铸造要求;
地张平正如砥,包浆内可见平行细微暗格,或为篆刻操作规格,保证了形制的工正完美布局;
观察发现,背巨星并非几何概念的正圆,手工旋刻迹象犹存。但,这些特征都构成了雕母的要件。崇宁雕母应产生在徽宗崇宁年间(1103),它与其它已见的同期(铸)母样比较,是做工更精致,更规范。但是,未见同版折二子钱,那是因为权钱升值到折十,小钱不屑矣!


而嘉泰通宝折三雕母,背利元五元的出现,则为崇宁雕母出具了很好的佐证。
此钱无谱,背文费解,可能想~都想不到。如假,也是违背常识的后世不良臆造者的最劣选项。因为这样的纪地纪年方式,足以令后世如坠五里雾中。
庆历到崇宁,正是北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以礼佛敬佛为载体的书法、绘画、雕刻相互助推,交错发展。然而,在雕版印刷术基础上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当时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毕升1051年死后,人们发现了元符——崇宁(1100——1103)年间印制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刊本,才见证了活字印刷术的普遍推广。另悉,历博藏有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四寸见方雕刻铜板。或可旁证当时的金属雕刻艺术品存在的事实。活字在不同载体的雕刻和定型,促进了钱币模样技术水平的提升。《宋史·食货志》载:“大观元年,(蔡)京复相,遂降钱式及锡母于铸钱之路铸钱院,专用鼓铸。”显然,这里说的是部颁样钱。但样钱源于母钱,似应有母钱存在。北宋末雕样或仍以木样、锡样为主。
而崇宁(大观),比庆历晚了60年,嘉泰又比崇宁晚了60年。嘉泰雕母技术似乎更成熟些。
推而广之研析,或者可以认为:1041(庆历元年)——1201(嘉泰元年)的160年间,北宋、南宋,西夏,辽道宗之后,金朝全部(1115-1232)可能都先后不等地渗透或融合了北宋的雕母制作技术。至于上溯到庆历元年的80年之前,是否会有雕母的产生,也依然需要求索。此议当否,泉者或可拭目以待。
编辑:杨岚
关键词:雕母 崇宁 印刷术 活字印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