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能量 正能量
86岁老人5年来每天夜里捡垃圾 卖钱资助3名大学生
(原标题:86岁老人5年天天夜里捡垃圾卖钱资助三名大学生)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浙江杭州潮鸣街道刀茅巷社区附近的小孩都知道,这里住着一名"昼伏夜出"的老人王坤森。5年来,这位老人每天夜里都出门捡垃圾卖钱,中途只因家里有事停过一天,他将捡垃圾换来的两万多元全都用来支持三名大学生完成学业。
变废为宝坚持每天夜里拾荒
每到晚上11点,满脸皱纹的王坤森都会照常戴上手套、拿着钩子、推着三轮车、出门拾荒,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最晚还干到过早上六点。有时,他一晚捡来的一两车废品可能还买不到10元钱。
寒夜里寂静无声,86岁高龄的老人依旧会伛偻着身躯坚持出门拾荒,即便是除夕夜,天上燃起朵朵烟花,王坤森仍旧弯着腰默默地借着灯光寻找路面上废品,从不懈怠,就这样坚持了5年多,只有一次因他哥哥的事儿停过一天。
老人坚持拾荒的原因不是自己生计困难,而是来自内心的那一股帮助贫困大学生读书成材的信念。
王坤森出生于1931年,年轻时曾是一名军人,从部队转业后,陪伴妻子来到了浙江医科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做过军事培训,从事国防教育。

王坤森和他的废品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老人的退休金每月有6000多元,子女经济条件也不差,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老人为什么不拿出自己养老金的一部分资助学生;为什么非得要在深夜里捡又脏又臭又不赚钱的垃圾;老人以前当过老师,为什么不通过其它渠道赚钱;大学生勤工俭学可能赚的钱比他捡垃圾的钱还多,他为什么要资助大学生?
老人对此有自己的坚持。他认为国家给他的6000多元是给他好好生活养老的,自己既然想帮助别人,就应该拿真心去帮助,用自己的劳动赚钱帮助他人。
白天捡垃圾就等于抢拾荒者的饭碗,为了不影响他们,老人以自己退休了休息时间可以自由安排为由,宁愿牺牲自己常规的作息时间,等到晚上大家都睡觉时,他再推着三轮车出门捡垃圾,虽然夜里很冷,自己多加一件衣服就行。
"再说,夜里的垃圾不捡就会被处理掉,我捡了才不会浪费掉,而且我捡的有些东西还很好,有没拆包装的新衣服,有还能用的空调、电脑和风扇……"
"捡垃圾赚的钱的确少,但是我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就算给人看大门别人也不会用我呀,再说到教育机构教国防教育也不合适呀,我只能通过拾荒完成心愿。"老人道出自己捡废品的原因。
大学生是知识分子,培养得好以后工作就能更好地报效社会,大学生虽然可以勤工俭学,但是也不一定真的能找到兼职赚得到钱,如果找不到兼职贫困的孩子该怎么生活呢?王坤森考虑到这些,就决定资助贫困大学生。
助学不止连续帮助三名贫困大学生
在王坤森15年的教学生涯里,大多数的浙医大学生都上过他的国防教育课,他也帮助过几百名交不起饭钱、学杂费的大学生。
1991年,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让中国人记住了那双大眼睛,王坤森也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张照片。"这个事情对我启发很大,感触很深。"王坤森想到还有读书困难的学生,就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事情帮助他们上学。
1993年,王坤森退休了,他依然通过各种方式资助困难同学。
2012年,王坤森找到了当地媒体,想让当地媒体寻找资助对象。一个多月后,媒体向他介绍了一名来自常山的贫困女孩。
找到了固定资助对象,王坤森很开心,他花了80元买一辆三轮车,每晚坚持多捡一些废品。每年给女孩4000块钱,如果学习情况好,还多给女孩奖励。
四年下来,王坤森每到深夜就出门捡废品,将废品换成一沓沓钞票,共资助一万八千元给这名常山女孩。
2016年春天,女孩穿上了学士服,精心挑选出最美的毕业照寄给王坤森。王坤森和老伴拿着照片看了许久,笑着说:"我没有穿过这个衣服,她替我把梦想实现了。"
2017年1月,女孩已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她又寄给老人一封信,在信中写道:"爷爷,我一直记着您的话,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坚持每天早早地到达办公室,关心学生的身体情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我希望自己所做的努力可以帮助孩子们学到更多知识。"
女孩毕业后,老人仍旧坚持拾荒,他主动联系一些机构表达自己想继续寻找学生实现资助的愿望。
2017年8月,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系上老人,说有三名学生需要资助,咨询老人愿意资助其中的哪一位?老人回答说:"不管他是男是女,是美是丑,只要他需要帮助,我都愿意。"
最后,基金会又推荐了一名常山女孩,这个女孩和之前资助的女孩来自同一所高中,还是同一个姓,老人和蔼地对这个女孩说他们俩真是有缘。
之后,老人又资助了另一名贫困大学生,每月分别资助给这两名大学生400元。经老人计算,他已累计资助这三名大学生共两万五千多元。
因为长期弯腰拾荒,老人近两年开始出现胸闷、腰酸背痛的状况。曾经是解放军、国防教育老师的他,背部笔挺地指导军训学生。而现在,王坤森即便是再穿上军装,身躯也不再笔挺,背部早已因长期低头弯腰拾荒而变得和月牙儿一样弯了。
爱心传递感染了周边的群众
老人以前只资助一名学生,现在又资助起两名学生,而他的年纪也越来越大,记者有些担心他是不是给自己施加了更多的压力,给自己又加大了拾荒的工作量。
王坤森对此乐呵呵地回应:"其实同时帮助两名学生,在心理上我压力的确是增大了,我会想怎样更好地帮助他们,但是在金钱方面,我的压力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大,因为我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不少群众参与了捐赠。"
起初,王坤森的老伴和儿女都不理解他为什么天天夜里去捡垃圾,家里不缺钱,垃圾还又臭又脏。直到有一次,王坤森给学生汇款被老伴发现了,老伴意识到这是助人为乐的好事儿,家人从此不再反对老人拾荒,老伴有时还帮着王坤森捡废品。
老人在拾荒时捡到过一部手机,失主找回手机后问老人要不要什么回报。王坤森就明确地给失主说,他自己不需要什么东西回报,如果失主实在要表示谢意,可以捐些钱出来给学生,失主立马就拿出一千元。
老人的邻居也很支持老人的爱心事业,承诺每月拿一百元出来都请王坤森转交给贫困学生。
老人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被一名91岁的老人看到,去年,这名91岁的老人也蹒跚地来到杭州,找了一天才找到王坤森,他对王坤森说:"兄弟,你做这件事很有意义,我也愿意每月出100元,你帮我寄给学生吧。"
社区周边的群众也把家中的废品收集起来,拿给王坤森,有的群众家离王坤森很远,但也坚持把废品拿给王坤森。
一些热心市民也来到王坤森家捐款,无论捐款多少,王坤森都会详细记下。
王坤森还喜欢种花,"种花可以调解身心,让人心情愉快,我以前每年会种几十盆花,种得最多的一年有一百六十多盆。每到五月,我都会把这些开得正好的鲜花搬到路边义卖,卖来的钱也用来资助贫困学生。"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老人 王坤 坤森 资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