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隐私换便利”?愿意也须慎行!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题:“隐私换便利”?愿意也须慎行!
新华社记者冯源、周琳
我想中国人可能会更加开放,或者说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说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和效率,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当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而且他们又同意数据可以被使用,我们就会去使用它。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日前,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掌门人对隐私问题发表的这番见解在业界引发不同看法。
用户对隐私问题不敏感,是应该引导他们对此敏感起来呢,还是借坡下驴,引导他们用隐私换取便利呢?
当前,在互联网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之际,企业既要有“技术的潜力是无限的”信心,更要有不能突破隐私保护底线的敬畏。
通过大数据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是不少互联网公司安身立命的基本商业模式。既然用户数据是互联网产业的本钱,那么保护用户隐私就应该是互联网产业的立身之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应最知珍视青山绿水。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对个人隐私保护均有明确规定,在关键时刻,法律要敢于亮剑,形成保护网民隐私的强力机制。而互联网企业不论大小,都不应试探法律底线。
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公众越注重个人隐私保护,反之亦然。因此,当发现用户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时,帮助他们提高隐私保护意识,无疑更有利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商业文明。互联网龙头企业更应该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率先垂范,尽全力提高用户隐私保护意识,用更高的道德标准创造良性的商业生态;若借机过度索取并使用那些数据谋利,则无益于提升我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安全基准,对行业健康发展不利。
因此,不管用户愿不愿意,互联网企业都不能因用户“没有那么敏感”而在“隐私换便利”上动太多念头。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隐私 用户 互联网 保护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