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白银案”被告人获死刑 追访被害者家属:不原谅他
“白银连环杀人案”凶手高承勇被判死刑
法院一审认定其故意杀人、强奸、抢劫、侮辱尸体四宗罪;赔偿每位受害人家属3.9万余元
3月30日上午10时许,白银中院公开宣判高承勇抢劫、故意杀人、强奸、侮辱尸体一案,高承勇一审被判处死刑。
高承勇被控是“白银连环杀人案”凶手。从1988年至2002年的14年间,甘肃白银市、内蒙古包头市的11名女性惨遭入室杀害的案件,部分受害人曾遭受性侵害,受害女性中最小的年仅8岁。
2016年8月26日,办案民警通过DNA比对筛查后锁定高承勇,后在白银市一小卖部内将高承勇控制。2017年7月18日,该案在甘肃白银中级法院不公开审理,高承勇承认其14年间实施强奸杀人的犯罪事实。
高承勇当庭表示不上诉
昨日上午9时,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十米外拉开了警戒线,陆续有受害者家属在援助律师的陪同下进入法院。
新京报记者在获得旁听证后,进入一楼大审判法庭就坐。一小时内,150多个旁听席基本坐满。两位高承勇辩护人朱爱军和陈鸿亮坐在审判席右侧,左侧是3名公诉人。
10点整,宣判开始,在两名法警的押送下,被告人高承勇戴着手铐、脚链缓慢走进场,他身穿深灰色长袖长裤,面无表情。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高承勇于1988年5月至2002年2月,先后在甘肃省白银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共作案11起,其中实施抢劫作案4起,实施抢劫、侮辱尸体作案4起,实施抢劫、故意杀人、强奸作案2起,实施抢劫、故意杀人、侮辱尸体作案1起,共致11名女性被害人死亡。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高承勇所犯的11起案件里,其中一起内蒙古包头的案件发生在1997年3月,受害人被绳索捆绑,口中被塞入扫帚,最终因机械性窒息死亡。
在多起案件中,高承勇均随身携带尖刀,以抢劫为由,对被害人进行奸污,多人因刺伤脖颈,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高承勇还曾带走过几位受害者的金戒指、影集、相册等物品。
最后,审判长宣布,高承勇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赔偿每位受害者家属丧葬费等3.9万余元,并在十日内付清。
法院公布的判决结果显示,高承勇因故意杀人罪、抢劫罪被判处死刑,因强奸罪和侮辱尸体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和有期徒刑3年。
在判决的量刑部分,法院用了四个“极其”来概括高承勇行为的恶劣性:“被告人高承勇犯罪动机极其卑劣,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犯罪性质极其恶劣,犯罪情节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人身危险性极强,应予严惩。”
当高承勇做最后陈述时,他面无表情,大声回答,“无异议,不上诉。”宣判结束后,“小白鞋”哥哥等几位受害者家属在座位上抹眼泪。
宣判结束后,高承勇辩护律师朱爱军回到了律所,他即刻开始翻看66页长的判决书,并表示会在十日内去看守所与高承勇会面,再次询问高承勇有无异议,若高承勇坚持不上诉,宣判结果将被送至最高法复核。朱爱军称,所有受害者家属代表和部分家属出席了宣判,但高承勇家人未现身。
律师称高承勇家人压力大
2017年7月18日,该案在甘肃白银中级法院不公开审理。
根据检方指控,1988年5月至2002年2月间,高承勇在甘肃白银市、内蒙古包头市采取尾随女性、入室作案等方式,实施故意杀人、强奸、抢劫及侮辱尸体犯罪,共致11名女性被害人死亡。
高承勇对11起案件供认不讳。其辩护律师朱爱军回忆,几次交流中,高承勇表现平静,话不多。当被问及较为尖锐、敏感的问题,他也不说脏话,不生气,只是不吭声,心理素质极好。
唯独在庭审后期,看到受害者家属在陈述伤痛时频繁落泪,他最后面对家属三鞠躬,说了句“对不起”。
相比较高承勇的冷静,直至今日,其家人也难以接受他杀人的事实。去年庭审时,高承勇的妻子因心理压力过大,不知如何面对受害者家属,没有出现在现场。
前几日,朱爱军与高承勇的妻子通话,对方表示已知晓宣判日期,但未提及是否出席。“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家人也是受害者,出于各方面考虑,来的可能性不大。”
一位从白银市看守所出狱的年轻人称,去年庭审后,他曾和高承勇在监狱中有过短暂接触。“高承勇曾把家人送来的食物和我分享,还鼓励我出去后好好做人。”
今年年前,朱爱军也去探望过高承勇。“他身体状况良好,精神状态也很平稳,没有异样。”朱律师称,高承勇咨询了宣判时间,两人再无更多交流。
宣判当天,白银中院外有不少市民围观。“当时知道是他的时候,觉得挺奇怪,他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来呢?”一些自称曾与高承勇共事或相识的市民称,高承勇平时沉默寡言,不常出门,在得知他就是白银案的凶手后,大家都有些意外。
- 追访
被害者家属:等了30年,不原谅他
白冶(化名)不想再提高承勇。
3月29日傍晚6点,刚到家的他正准备去厨房炒菜,茶几上的手机一直振动,屏幕上显示一串陌生号,他看了一会,默默摁掉。
泛白的眉毛皱着,白冶自言自语,“事已至此,我没啥好说的,被电话短信吵得饭都吃不下。” 他把手机屏幕向下划拉两页,都是全国各地的陌生电话,他基本不接。
虽不愿提及过去,但听到高承勇的名字,他的语调不经意间提高几度,“庭审时他是道歉了,可哪个家属不站起来骂他?这么多年我们咋过的,怎么原谅?”
3天前,他得到高承勇要宣判的消息,松了一口气。那时开始,他就准备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起参加宣判的旁听,然后赶着清明节去告慰家人。
“等了整整30年了。”白冶在沉默中点燃一支烟,狠狠抽了一口。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只有等到宣判结果那一刻,才能心安。
30年前,妹妹白兰(化名)遇害时,白冶是第一个目击者,也是第一起案件的报案者。
当年5月26日下午,23岁的白兰在家中被杀。警方勘验时发现,她“上身共有刀伤26处,因失血性休克而死”。
白家的生活也从此发生了变化。1990年,白冶的弟弟自杀,母亲几度崩溃,家人再没好好聚在一起过个春节。
5年前,积怨已久的母亲去世。白冶说,她临死前唯一遗憾的就是没等到凶手归案。
永丰街是白兰的住处。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这里还是连排的平房,连着住好几户人家。事发后不久,白冶搬了出来,父亲却没有走。
如今这里改了门牌号,变成一栋栋6层的单元楼。屋内,白兰的物件也多被收了起来,唯有那台老式的录音机披着红纱,摆在客厅的木柜上。
作为厂矿子弟,白冶的生活轨迹36年没有变化。每天清晨七点五十分,他坐上去第三冶炼厂的火车,晚上六七点到家。
唯一的变化是,父亲的肺心病越来越严重,秋冬季总要住院,他们夫妇决定搬回父亲屋里,照顾79岁的老人生活起居。
白冶手机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在高承勇落网时。
2016年8月底,妹妹遇害28年后,终于确认凶手被抓,他没隔几天便跑去墓地,向妹妹、弟弟和母亲交代。那时,全国各地的电话打给他,他每天要把妹妹遇害的情节重复地讲给所有愿意听的媒体。
如今,他觉得“没啥好说的了”。
2017年7月,高承勇案开庭审理。此后,白冶每天都等着宣判结果。在这段时间里,他时常陷入焦虑中,心情起伏不定。一家人有时也讨论,庭审以后怎么就没下文了。
他总想起庭审当天的细节,“真想拿刀剐他,每天都盼着法院赶紧宣判。”
白冶摁掉电话时,他父亲正站在3平米的阳台上,颤巍巍背对着客厅,站在夕阳下,与一只黑色的八哥逗乐。
“他听不清有些年了,也好,清净了。”白冶叹着气,又陷入沉默中,不再说话。
- 对话
侦办民警:高承勇有反社会性格
从1988年第一起凶案案发到2016年高承勇被捕,整个“白银连环杀人案”侦破过程持续28年。参与案件侦查的一线民警、白银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恩伟,昨日接受新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介绍,高承勇面对证据及审讯时都很冷静,是比较具有反社会性格的人。
新京报:这起案件时间跨度这么长,侦破难在哪里?
张恩伟:当时我们的技术有限,勘查手段就是去了以后大排摸,提取的物证很少,对于外地来白银作案的案犯抓获还是很欠缺的。之前我们看指纹是人眼一份份看,拿放大镜。前期我看了四五万,后期又陆续看了十几万,总共23万枚指纹都是人眼一点点看的。
新京报:在技术侦查中哪个环节对最终破案起到关键作用?
张恩伟:我们的现场勘查比较细,在11起案子上,绝大多数都提到了关键物证,比如手印和生物检材。这些为我们后期侦查手段丰富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假如在那时没有提取到,或者是因为水平问题、粗心问题,把那些物证漏掉的话,后期的案件侦破没有这么顺利。
新京报:在侦办这起案件时有没有什么遗憾?
张恩伟:张某(被害人)这个案子,我后来在想,假如当时不直接去现场,就地在外围赶紧搜寻身上有血迹的人,可能还来得及去追捕他,因为高承勇很可能会在人群里跑,我们有可能发现他。那是我们距离高承勇最近的一次,因为我们去现场时,被害人当时还没有死,她自己打电话报的案,后来到医院才去世的。
新京报:对高承勇本人有什么印象?
张恩伟:在白银指认现场的过程中,我就问他怎么作案,他在讲述时很冷酷,也很冷静。我分析认为,他是比较具有反社会性格的人,大学也没有考上,飞行员也没当成,心态就开始失衡了,后来结婚,生活压力一大,他想着不劳而获去偷东西。他觉得社会待他不公平,他要报复社会,我觉得他的反社会心态比变态心理更甚一点。
新京报:审讯时高承勇对于出示的证据有什么反应?
张恩伟:他当时很冷静,基本上是没有进行过多辩解,他就知道他会有这么一天的,这是一种非常人的、就是非常态的心态。正常人是理解不了他的。我们跟社会犯罪接触的时间长了,发现正常的人、正常的思维去想这些事情,和他们想得不一样。我们要研究犯罪,就是研究这种非正常情况下的变态心理多一点,才能把他们掌握透。
新京报:介绍一下最终使高承勇落网的Y-DNA染色体检验技术。
张恩伟:这个技术是2004年才在国际上发现的侦破案件的手段,我们实验室是2011年建成的,省公安厅投了很多资金,就是让我们来破这个案件。那时指纹我们已经建立了30万人的库,还是没有发现到他,DNA要比指纹更精确,我们每个男性的Y-DNA,从你的祖先到你到你的孩子是一致的,我们就能把根找到。通过这个根,我们在排查中就能发现一个家族,这要比发现一个人容易,发现家族后反溯下来,找到罪犯更容易点。
A10-A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赵蕾 马骏 许研敏 王巍 实习生 周小琪
A10-A11版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吴江
编辑:曾珂
关键词:“白银案”被告人获死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