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拾荒夫妻40年收养9名弃婴
邓州拾荒夫妻40年收养9弃婴 一墙奖状是孩子的最好礼物
□大河报记者郭启朝通讯员程海舟文图
核心提示丨40年前,邓州市一对农民夫妇从捡到第1个孩子开始,相继又拾养了8个子女。其间,他们靠运垃圾、捡废品供养子女们看病,不惜与亲生儿子断绝关系也坚持让这些子女上学,虽然艰苦,但他们却一直坚持。

如今,最初收养的“老大”“老二”“老三”均已出嫁,“老四”“老五”送给别人收养,除了因病早夭的“老六”,现在仍有“老七”“老八”“老九”三个孩子在他们夫妇的帮助下艰难求学。
40年收养9弃婴
目前还有3个孩子患病需救治
如今66岁的丈夫程传洲和62岁的张改玲,靠着拾废品40年来先后收养9名弃婴,并将他们一个个养大,在当地传为美谈。
提起老程夫妇,邻居们赞不绝口:“积德行善,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40年来,夫妻二人一共收养了9名弃婴,“‘老大’‘老二’‘老三’都是在垃圾堆里捡的,‘老四’被捡到时就生着病,捡到‘老五’时孩子高烧40℃,后来治好了,两个月大的时候被好心人收养了,‘老六’在菜园里捡的,得了破伤风……”
如今,陪在夫妻二人身边的是“老七”程佳苗、“老八”程佳伟和“老九”程文星。3个孩子也都患病,“老七”“老八”都是唇腭裂,“老九”脊椎尾骨上突出一个馒头大的疙瘩,由于部分神经被压迫无法行走。
夫妻俩如今年纪大了,不知道哪一天就会离开,他们始终放心不下“老九”,孩子想痊愈,仅手术费就得十几万,这对一家子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教育
4月2日下午1点钟,程传洲将“老八”、“老九”送到离家不远的邓州古城雷锋幼儿园。这里的空气和环境让两个孩子精神一振,虽然是坐在角落里,可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依然感染了他们。已经10岁的他们虽然比同学们大了一倍,但病痛和营养缺失让他们的智力发育明显迟缓,表达能力还不如同学们。

将两个孩子送到学校以后,程传洲把他们的残疾证明交给老师,却得知还需要贫困户建档立卡表,这样可以给每个孩子提供200元的补助,这些钱几乎是自己一家人将近一个月的收入。老师告诉他当晚要送回来急用,他匆忙赶回家中,骑着电动三轮带上老伴张改玲赶往25公里外夏集乡的家中。
他们如今住的楼房是租来的,一楼除了两张床外堆满了拾来的废品,二楼也同样。整个房间散发着一股子浓重的酸味,让邻居们望而却步,唯有墙上的奖状整齐、醒目,让人很是羡慕,这也给他们老两口一丝安慰。
住在这里,每年需要支付6000元的房租,这让他们很是力不从心,但却又不能离开——因为这里不仅能让孩子们就近上学,也提供了他帮家属院清运垃圾和拾废品的工作。
为学费夫妻俩操碎了心
两年前,因不满程传洲夫妇坚持让养子女读书,老两口唯一的儿子与他们断绝关系。
好在养子女们都很孝顺,张改玲说,她年幼时摔伤了腰,到现在也不能干重活。后来她又患上心脏病,离不开药。“治病的钱都是‘老大’‘老二’和‘老三’出的,3个闺女都结婚了,孝顺得很。”
程传洲说,目前家里最难的就是“老八”和“老九”两个孩子的学费,“老七”在邓州第四小学读五年级,学校已经为她减免了学费,但“老八”和“老九”读的是民办幼儿园,已经尽力为他们减免了学费,但每学期还有每人1300元的费用没有着落。
现在,程传洲除了照顾一家人和三个子女的上学外,每天早上5点就出门帮几个家属院清运垃圾,从垃圾中拾些废品贴补家用,每个月能有400多元收入。
张改玲说,不管再难,也要想办法让三个孩子读下去。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孩子 收养 弃婴 夫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