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家人面前常“秀恩爱” 守护国宝也是爱情的表达
我们今天怀念张先生,是因其独到、精准的眼光,因其无私、爱国的气魄,因其淡泊、豁达的心态。而在他的家人眼中,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辈,一位嗜艺如痴的老者,一个爱吃爱笑的老小孩。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看看张先生亲人眼里的这位好父亲、好外公。
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
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1898-1982
名家骐,字丛碧,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
工诗词书画,对戏剧也有很深的研究
陆机《平复帖》、展子虔《游春图》
李白《上阳台帖》、杜牧《张好好诗》
范仲淹《道服赞》、蔡襄《自书诗》
黄庭坚《草书》 ······
上面这些大名鼎鼎的珍贵文物皆经他手,又无偿捐献国家。可以说,他是这些国宝的“守护者”。
昨天,美术报官微与各位读者分享了陆机《平复帖》的图文赏析,不知各位还满意吗?(可点击下方图文转跳)

这些国宝的有着极高艺术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其艺术造诣,另一方面其流传至今亦成为艺术史的见证者。
本文由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提供专稿
微信版本略有删减
完整内容请见美术报版面

女儿眼中的潘张夫妇
收藏国宝《游春图》的背后
有夫人潘素变卖首饰的无私支持
父亲母亲伉俪情深,相濡以沫至白头。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书画。
精神上也是高度的统一,比如父亲看到好的书画精品,千方百计地买下来,钱不够借钱也要买,实在不行就和母亲软磨卖掉首饰来凑钱,其实母亲每次都主动变卖细软支持他的收藏。

比如他购买《游春图》时,当时文物商人马霁川用极低的价格收回流散在东北的《游春图》,知道张伯驹要购买竟开口要价八百两黄金,这显然是在讹诈,纵使父亲称得上家财万贯,但购买名作太多,手中没有这个数额的黄金,又不能坐视奸商将国宝盗卖到国外!
想到这里,父亲将此情况马上报告给故宫博物院时任院长马叔平(马衡),陈述此卷应收归故宫博物院,并建议院方致函古玩商会,不准此卷出境。但时隔几日,函告:故宫博物院因经费不足,无力收购。
无奈,父亲来到琉璃厂,走进荣宝斋、一得阁、庆云堂。。。。。。每到一处便说“有一幅《游春图》,此卷有关中华民族历史,万万不能出境,如果有谁为了多赚金子,把他转手洋人,谁就是民族败类”。
马霁川见《游春图》一事已闹得满城风雨,他再转手洋人亦很困难,于是同意降价让与我父亲——最后愿意二百二十两黄金出售。
然而二百二十两黄金也不是小数目,父亲想到变卖自己的房子(原清朝李莲英的旧墅)来购买作品,谁料马霁川节外生枝借口金子成色不好,要再追加二十两,不然《游春图》将要另寻新主。
万般无奈,父亲让母亲把她的首饰卖了,终于保住了《游春图》。父亲母亲就是这样的互相信任扶持,在大义面前视金钱如粪土。
但最终将不惜千金乃至生命换来并历尽曲折艰辛保存下的国宝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获得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签署的褒奖状。他们觉得这是党和国家给予的殊荣而自豪。
节选自张传綵《故人已随黄鹤去 唯有大爱永留存——追忆我的父亲母亲》
女婿眼中的张伯驹
遭逢绑架,绝食明志
不卖书画赎身
岳父一生的艺术之路,坎坷不平,尘劫伴随他始终。尽管如此,可他从来未懊丧,也从未回头。
记得一九七九年夏,岳父偶患腹疾,在病榻上和我聊及张勋复辟事和他一生鉴藏书画事时告诫我说:“人生在世,爱国是大事,决不能糊涂,小事满可不必计较。”

一九四一年,汪精卫手下师长丁雪山在上海驻扎,经常绑票大发横财。有一天,我岳父刚步出巷口,蓦地被一帮强人持枪绑去,索价三百万(伪币),不然“撕票”。
这可哭坏了我岳母潘素,到处哀告,一时哪里能筹集到这笔巨款?不久,土匪派人通知我岳母,说岳父连日绝食,已昏迷不醒,但求一见。得见时,岳父已憔悴不堪,岳母不免唏嘘。可我岳父将生命置之度外,悄悄关照岳母: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所藏古代书画赎身。
如是僵持了近八个月,土匪见敲诈无望,自动将赎身价降到了四十万。经过岳母多方奔波借贷,总算赎出了岳父。
三顾《平复帖》
终得偿所愿
《平复帖》真迹,岳父在湖北赈灾书画展览会见过,担心重蹈《照夜白图》覆辙(被商人转手出境),立倩阅古斋韩君(即韩博文,编者注)往商于溥心畬,勿再使流出国外,并请让。但溥开口要价二十万元,事未成。

一九三七年,叶遐庵举办上海文献展览会,岳父又挽张大千先生致意溥氏,愿以六万元求让,心畬先生不肯,事又未成。
至夏,卢沟桥事变起,岳父由沪抵京。腊月二十七日岳父从天津回京,火车上遇溥沅叔先生,得知心畬先生遭母丧,正在筹款事,遂请溥先生代为说合,以四万元之价得《平复帖》。
为此,岳父欣喜若狂。庆幸此宝未被商贾转手流出国外。一九四一年秋,岳父携全家入秦。一路中,将国宝《平复帖》缝入衣被,虽经乱离跋涉,未尝去身,可见用心之苦。
一九五六年,我岳父出于赤诚的爱国心,与岳母共商,从三十年蓄藏的书画名迹中挑出八件精品无偿捐赠给国家,以偿夙愿,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特写奖状以褒奖。

节选自楼宇栋《尘劫难移爱国志——泪忆岳父张伯驹》
外孙眼中的外公
外公、外婆感情好,分开几日
总要填几阙词,表达思念之情
在我的记忆中,他会为了想吃一个桃子而没有如愿,就坐在地上耍赖,俨然一个略带顽皮的好老头、老小孩。
他富而不骄奢,对于穷困更是泰然处之。他可以坐在我的自行车后座上去串门,有时候也让我陪着他坐公车出去。那时候不能经常去饭店吃饭,偶尔会去一次莫斯科餐厅(俗称“老莫”)去吃一顿,他必定是从容优雅地细细品味着去吃。在家里,即使是一盘青菜加白米饭,他也会端庄恭敬地去吃。


外公在我眼里总是从容恬淡,外公、外婆琴瑟和谐,伉俪情深。他们在一起有着惊人的默契,他们日常要么切磋棋艺,要么一人画画另一人题诗。
外公如果和外婆因为出差分开几日,总要填几阙词,表达思念之情。家中总是一片和谐,即使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也从不说悲愤丧气的话。
后海二十六号,外公、外婆的故居。小院不大,但春有紫藤、白丁香、红牡丹,盛夏有芭蕉几丛,秋有菊花满院,冬天干树枝上的红柿子映着白雪,很是雅致脱俗。还记得小时候,一到春天,外公就叫我在院子里种下很多牵牛花。
别看是这种小草花,一到盛夏,花开的非常繁盛,万紫千红,花香四溢。外公从青少年时代便喜欢猫,所以家里一直养着几只波斯猫在院里嬉戏,即使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小院里依旧生机盎然、其乐融融。

诗词背不出
不准外孙吃饭
当我年龄尚小的时候,我和外公、外婆并不是一直住在一起的。我和父母住在西安,外公外婆在吉林工作,我们要隔上一段时间才能见面,但是每每见了面他都督促我学习,很严厉,说一不二。
早上起来,外公在案头随手拿笔写一首诗或词让我背诵或教我练习书法,并且要在当天背诵下来,如果背不出是不让吃晚饭的。
所以一直耳濡目染的我,渐渐的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绘画情有独钟便跟着外婆潘素学习绘画青绿山水画。
节选自楼开肇《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我与外公张伯驹的点滴往事》

今天(4.3)“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故宫博物院正式对外展出,找个时间去看看,向这位“国宝守护者”致敬。
来源: 《美术报》
编辑:杨岚
关键词:家人面前常“秀恩爱” 守护国宝 黄庭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