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更好履职需要搭建什么平台?北京市政协委员这样说……

2018年04月10日 17:09 | 作者:杨岚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10日电(记者 杨岚)“档案好建,但是给委员搭一个什么样的平台,这才是关键。”4月9日,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二次常委会议上,市政协副主席李伟在分组讨论时说:“新修订的政协章程第三章第三十六条强调,要建立委员履职档案,采用适当的方式通报履职的情况。”因此,“搭建委员履职平台,促进委员履职服务与管理。”成为常委会议上备受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图片2

小组讨论现场

“搭建委员履职平台,关键是要注重发挥委员参政议政的作用。”周正宇常委说:“我觉得参政议政平台最主要的还是提案。”这一想法立即得到多位常委的认同。“你说的对!所以,我们能不能允许政协委员提一些微提案、微建议?我们能不能放开一条通道,把一些对老百姓有影响的小事,通过委员形成的提案建议有效反映上去?”王野常委建议说。

“我在提交、办理提案的时候,总有一些‘自我循环’的困境。”常红岩常委道出了自己的困惑,比如说有委员提到“0到3岁”的机构建设,作为北京妇联界别的提案已经提了两年,却仍然没有回应。 “因此,我认为在履职平台建设当中,应该要有所突破,使政协委员与政府的沟通渠道更加顺畅。”

如何为委员服务、让委员充分履职,发挥好委员主体作用,这一项是履职工作中的难题。对此,宋慰祖常委提出可从三方面做努力,一是搭建知政参政平台,二是搭建实践体验平台,三是搭建团结、严肃、紧张、活泼的平台,使得委员能够充分了解职能部门的情况,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此才能精准。

据了解,在此次常委会议审核通过的《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研究建设政协云信息系统,改进政协会议、调研、视察、提案、信息等工作;依托政协网站建立知情明政、参政议政信息平台。

讨论过程中,多名常委就此提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更加与时俱进,下一步希望能够由信息平台向信息管理平台转换。

“我的个人意见是可以从五个方面借助信息系统的建设打造履职平台。”程凯常委表示,建立直播平台,对于无法参与的学习、活动可进行直播或回看;建立社情民意信息交流平台,委员可上传所见所闻,进行交流,仅对委员开放;建立提案数据库,可对提案进行检索;进行智能化通知,让委员可以及时获得信息并进行参与;对委员的考核、评估体系数据化,把委员参政议政的数据记录下来,成为考核评估的依据。

“也可将一些委员关注的内容,具体关心的问题,以题库的形式在平台上展示出来,帮助委员们更好的学习如何履职。”王洪涛常委提出,信息履职平台同时在委员学习履职方面也有所益处。

“市政协信息工作机制上是可以逐步扩展的,比如各位委员日常提出的一般性的建议,有没有可能通过一定的程序筛选之后,由市政协机关转送到政府的相关部门,供政府部门参考。”市政协副主席刘忠范说。

“下来我再认真看看怎么研究落实好各位常委提出的意见。”李伟副主席郑重地回应常委们。

分组讨论超时许久,委员们却意犹未尽。如何搭建好委员履职平台,他们的智慧将持续在政协的平台上发光。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北京市政协 委员 履职 政协章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