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疑似圆明园虎鎣拍出365万 流失文物何时能“回家”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2日电(记者 宋宇晟)英国当地时间4月11号上午10点,也就是北京时间11号下午5点,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在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拍卖。据外媒报道,这件“青铜虎鎣”以41万英镑(约合365万元人民币)成交,远远超出了最初20万英镑的最高估价。
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现身英国拍卖行
今年3月,一则“西周青铜器‘虎鎣’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当时的消息指,这件文物将于当地时间4月11日在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Canterbury Auction Galleries)进行拍卖。
记者在坎特伯雷拍卖行网站上注意到,这件青铜“虎鎣”的历史被认为可追溯至3000年前,估价约在12万镑至20万英镑之间(约合人民币110万至180万)。
拍卖方称,这件“虎鎣”因其器盖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而得名。目前“鎣”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七件,除“虎鎣”和另一件“鎣”曾现身拍场,其余五件均为博物馆收藏,实属罕见。

拍卖行网站的信息还显示,这款稀有的西周时期的“虎鎣”青铜器,最早由英国海军上校哈里•刘易斯•伊万(Harry Lewsi Evans)从圆明园劫走。他在一封家信中称,自己曾参与洗劫圆明园,抢走的珍贵文物中包含青铜器等。该信函与这款青铜器一起被伦敦古董商阿里斯泰尔•杰布森(Alstair Gibson)发现。
消息传到中国国内后随即引起广泛关注。
当时,国家文物局即表示“在了解核实有关情况”。同时,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文物局一贯反对并谴责买卖非法流失文物的行为,希望有关机构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文物原属国人民的感情,不买卖非法流失的文物,不以此类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

关于文物相关信息的质疑
此后,在该文物的相关信息是否属实这一问题上,一些专家认为存在疑问。
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拥有者遗留下来的书信、旧照片来看,该文物“从圆明园流失出去”的信息是较为可信的。但他同时表示,没有看到原件,尚不能百分之百确认。刘阳还告诉记者,拍卖行“类似的青铜器只有七件”的说法可能过于夸大了其珍贵性。
而上海博物馆原青铜部主任周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认为,仅凭拥有者的信件与老照片,难以证明相关文物信息。信中只提到当时在圆明园中掠夺了青铜器,并非准确地说青铜器为“虎蓥”;是否为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后来的收藏也不得而知。
对此质疑,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对媒体表示,该文物“百分之百是来自西周时期的铜器”,并再次确认“是来自圆明园的文物”。同时,拍卖行拒绝撤拍该“青铜虎鎣”。

中国官方、民间的抵制
拍卖前一天,4月10日,国家文物局发声明称,已通过多种渠道与坎特伯雷拍卖行进行沟通,要求其遵守国际公约精神与职业道德准则,尊重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与民族情感,终止对上述文物的拍卖和宣传活动。
国家文物局表示,强烈反对并谴责坎特伯雷拍卖行不顾我方严正抗议,执意拍卖疑似非法流失文物,并以战争劫掠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的行为。
国家文物局还在声明中称,不赞成境内机构和个人参与上述文物的竞拍活动,并呼吁国际友好人士本着人文主义精神,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卖。
中国民间也对这一事件积极发声。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表示,完全同意并支持国家文物局对此事的态度和立场;如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执意拍卖,中拍协艺委会将联合中国所有文物拍卖企业承诺永不与其合作。声明还呼吁国际和国内的收藏群体抵制此次拍卖。
刘阳对记者表示,任何一件文物和圆明园发生联系,其代表的意义就不止文物本身,而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感情。
国家文物局4月10日表示,将密切关注事件进展,并将继续依照相关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规定,通过一切必要途径促使从我国非法流失的文物回归中国。
编辑:曾珂
关键词:疑似圆明园虎鎣拍出365万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