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湖州:呵护最美家园 绽放生态魅力
66岁的上海老人陆福明已经不想回上海了。他说:“我只想住在水口乡,享受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
老人说的水口乡,地处太湖南岸长兴县,乡村旅游十分红火。因八成游客来自上海,被称作“上海村”。昔日“卖山林”,今日“卖风景”,依靠发展旅游产业,水口乡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8353元。
俯瞰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3月2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水口乡的变迁,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成为浙江湖州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新征程的鲜活样本。
理念为先
湖州,因太湖而得名。山林水田湖兼具,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环太湖城市兴起工业化建设高潮,太湖水污染日益严重,太湖流域多个城市面临“守着太湖没水喝”的尴尬局面。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湖州下辖的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湖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说,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湖州确立了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奋斗目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生态城市,建设美丽乡村。
一场铁腕治污行动随即席卷太湖南岸。投入20多亿元关闭沿岸涉污企业,投入3亿元实施渔民上岸工程,投入2.7亿元实施生态修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广泛共识,湖州生态文明建设迎来加速蝶变。
在位于长湖申航道的城东水上服务区,记者看到所有岸电装置均已采用标准化接口,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刷卡接电、实时结算。国家电网湖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李颖毅告诉记者,长湖申航道是长三角地区内河水上主通道,城东服务区年停泊船舶600余艘,通过“以电代油”实施岸电上船,不仅环保效益显著,还有效提升了发电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马晓晖告诉记者,10多年来,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特色、生态基础、生态优势和生态实践,湖州始终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谋定而动,实现了“两山”发展理念从余村走向全国,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
制度为纲
生态文明只有用法治护航,方能生根落地。湖州在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方面的先行先试,发挥了出色的“试验田”作用。
湖州市市长钱三雄说,以制度形式固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是“湖州模式”能否推广的关键所在。目前,湖州已初步构建起立法、标准、机制“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竖起了“四梁八柱”。
2015年7月,湖州市获得地方立法权,确立了“1+N”的立法计划。2016年,《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颁布实施,成为全国首部专门就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进行立法的地方性法规。随后,先后制定出台了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并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河道管理等方面探索制定法规。
作为唯一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的全国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湖州已建立32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标准导向目录,发布全国首个《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编制指南》地方标准,制定20项市级以上标准,启动了《湖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南》编制。
湖州不仅着力算清“生态环境账”,在全国率先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还立起“绿色指挥棒”,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实施“生态+”行动、生态补偿、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等规定。
实践为本
安吉县余村,曾是以开矿闻名的小山村,如今焕然一新。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告诉记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还是村民入脑入心的自觉行动,美丽乡村的生态优势正在源源不断地输出“美丽经济”。2015年,安吉县制定了首个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并成为国家标准,湖州由此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2017年,湖州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绿色打底,推动“生态资本”向“富民资本”嬗变,也助力传统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长兴县近年来以“绿色智造”为主线实施产业升级,通过产能淘汰和兼并重组,铅蓄电池企业数由225家减少到16家,产值增加14倍,税收增加6倍。
电池产业的发展,折射出湖州发展理念的绿色转变。2017年,湖州成为全国首个以“绿色智造”为特色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并成功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
高质量发展,更体现在高质量的项目建设上。
早春季节,站在长兴县图影旅游度假区内,记者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超级大型旅游目的地项目“太湖龙之梦”正拔地而起。
思路规划与众不同。用市场化的手段为绿水青山插上生态旅游的翅膀,打造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成为造福群众的金山银山。
运营规则敢为人先。模式创新、组合创新、经营创新。用工业化的手段,改变碎片化的投资方式,降低成本、锁定成本;用大数据的方法,精准对接分析市场需求。
除了“太湖龙之梦”,一大批高质量项目在湖州应运而生,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增长点……
数据显示,5年来,湖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2比1,成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充分彰显了“两山”理念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充分证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时代要求、历史必然、民心所向。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生态 湖州 文明 建设 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