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铭记多党合作初心
——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赴西柏坡、李家庄参观学习侧记
铭记多党合作初心
——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赴西柏坡、李家庄参观学习侧记
记者 万李娜
巍巍太行山,潺潺滹沱河。
春天的西柏坡,翠柏苍郁;离西柏坡约20分钟车程的李家庄,秀丽多姿。
如果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解放战争的“大决战”,那么在李家庄则是展开了协商建国的“大统战”。
4月19日,革命圣地西柏坡、“统战故里”李家庄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尊贵客人:万鄂湘、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万钢、陈晓光、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
2017年底,各民主党派中央顺利完成换届。在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之际,新一届民主党派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到访这片红色的土地,别有深意。
这是对革命先辈历史足迹的追寻,是对多党合作建立初心和历程的重温,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历史新篇的展开。
时光回溯到70年前。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在这片热土上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由毛泽东亲自修改的“五一口号”的第五条,最为瞩目,迅速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并接受邀请奔赴解放区,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
这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也为新型政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五一口号”发布过去70年了,其承载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经验一直在传承。
“不忘各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在十分恶劣、危险的环境中,公开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决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合作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说,来到西柏坡、李家庄重温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在西柏坡纪念馆里,有一块1998年民主党派中央新老领导人重返西柏坡,纪念“五一口号”发布50周年时留下的铜质纪念匾,上刻有“风雨同舟,继往开来”8个大字。
站在纪念匾旁边,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深有感触。这次参观学习对万钢来说,可谓“故地重游”。2008年4月20日至21日,他作为民主党派新任领导人,同各民主党派中央新老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一道,来到西柏坡,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
“在艰苦的条件下,中共老一代领袖心怀祖国和人民,艰苦奋斗,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用小推车推出了胜利’。以人民为中心是光荣的革命传统,统一战线的老前辈经过几十年的上下求索,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是积极响应‘五一口号’。”万钢说。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西柏坡纪念馆里,讲解员动情地唱起《西柏坡拥军小唱》。
“解放战争时期,百姓节衣缩食,支援前线,拥护共产党。这段历史让我很受教育。”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感慨道:“当年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民主人士怀揣理想抱负,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共产党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这启示我们只有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一座座简陋的房屋,一件件朴素的陈设,让人们驻足深思。
1949年1月中旬,民进前辈雷洁琼、严景耀夫妇前往西柏坡,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的亲切会见,毛主席还在办公室与他们彻夜长谈。
在毛泽东旧居,来到雷老到过的地方,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倍感亲切。他说:“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历史,更加感觉到在新时代应当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外墙上鲜艳的党旗引人注目,人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念。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走进会场,坐在长椅上,随着解说,感受当年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行动探索。
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说,每一次来西柏坡都有更深的感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民建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将团结带领广大会员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牢记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初心,确保多党合作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这耀眼的字出现在西柏坡纪念馆,也出现在中央统战部旧址。
位于平山县南岗镇的李家庄,是中央统战部旧址所在地,这里镌刻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历史跨越,见证了各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记录了新政协的筹备过程,孕育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走在李家庄整洁的道路上,身着鲜艳红衣的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心潮澎湃:“在‘五一口号’发布前后的历史中,台盟没有落后。台盟在成立之初就找到了奋斗目标和希望,坚定不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今,台盟为能够参与实现中国梦和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而感到无上荣光。”
“我们的参观和瞻仰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不管走多远,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多党合作从哪里出发,为什么而出发,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说。
“重温历史是要展望未来。”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边参观边思考,这段历史让他坚定了对多党合作制度的信心,“国家内部的政治团结在国家发展进步中非常重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是我们的巨大优势。我们要继续发挥好这种优势。”
70年前,郭沫若等致电毛泽东主席、积极响应“五一口号”时,首次使用了无党派民主人士称谓,标志着无党派人士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历史启示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定不移跟党走永远是无党派人士的自觉选择。”无党派人士代表孙其信笃定地说。
什么是对“五一口号”最好的纪念?
“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对‘五一口号’的最好纪念,就是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在中央统战部旧址的会议室说。这也是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的心声。
70年春秋,弹指一挥间。
7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党合作的中国故事必将走进更多人的心中,传向更广阔的天地!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西柏坡 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