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保健品当饭吃引发药物性肝损害
52岁的罗女士,年轻时工作很辛苦,退休后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半年前,在朋友的推荐下网购了许多排毒养颜、疏通血管功效的保健品,每日三餐过后都要吃。罗女士认为,即便这些保健品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没有多少坏处,保健品的成分上写的都是中草药,就当是提前预防疾病。
一周前,家人发现罗女士有些不对劲,她的皮肤开始慢慢变黄。近日,罗女士发现自己完全变成了卡通片里的“小黄人”,不但全身皮肤变成黄色,连白眼球都变黄了,恐惧之下,赶紧来到医院消化内科诊治。查血结果显示,罗女士的转氨酶严重超标,总胆红素增高,肝功能也不正常。医生发现她没病毒性肝病、肝肿瘤,也没有喝酒习惯。进一步询问得知,半年来罗女士天天把网购的保健品当饭吃后,医生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
消化内科主任吴杰介绍,药物性肝损害是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所导致的肝脏损害,尤其是老年人,盲目服用补药、保健品就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市面上一些保健品成分不明,加上老年人大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本身就需要服用各种药物,如果过度“保健”,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使肝脏不断受到损伤。
另外,临床上也时有中草药造成肝损害的情况发生。人们常有一个误区,认为中草药副作用小,即使长期大量服用也无碍,但实际上,有些是没有经过认证的中草药,这些中草药的成分我们未知。建议大家在服药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按指导剂量服用。服药后,如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尿液变黄、眼白发黄、肝区不适等,要及时就诊。
(武汉市中心医院马遥遥)
编辑:赵彦
关键词:保健品 当饭吃 药物性肝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