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中国迈向数字大国
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召开期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在信息领域部分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网信军民融合发展纵深推进;中国在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数字中国开启中国信息化发展新征程。
4月24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闭幕。图为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数字产品有“人情味”
“小Q,帮我打开卧室灯”“小Q,帮我打开电视”。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腾讯展出的小Q机器人吸引了众多人围观。对这款小巧可爱的机器人发起语音指令,就可以满足各类家庭生活需求。
峰会期间,许多最新数字产品成果集中展示,描绘了一幅未来生活的数字化场景。
高速路收费站容易拥堵?广州一家公司展示了移动支付高速收费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车牌识别、GPS定位等,并与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平台对接,可以实现实时的智能结算,车辆也可“刷脸”进站、缴费。
古诗词晦涩难懂?网龙网络公司推出AI助教,可以带领学生们进入到虚拟场景,与古代文人进行互动,辅助老师打造“双师课堂”。据介绍,AI助教将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
这些科技的应用,来自于企业对数字产品的开发创新。如今,大到政务工作、小到居家出行,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日益渗透其中,数字经济将曾经人们想象中的智能新生活变为现实。
同时,“数字中国”已经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文化建设层面。4月23日,腾讯举办了一场“新文创生态大会”。为何名为“新文创”?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认为,这是一种数字时代下全新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
“这是塑造IP(知识产权)的方式、方法上的升级。因为只有把各种协作主体、文化资源以及创意形式广泛地连接起来,才能实现更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程武表示,在“新文创”时代,我们需要共同打造民族文化产品,为构建一个产业发达、文化繁荣、价值广泛的“数字文化中国”而努力。
将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融合,增加经济发展“人情味”,是数字经济产生的最重要外溢效应之一。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说,以数字驱动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数字经济将推动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发展。
4月24日,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观众参观中国电科展出的芯片。记者 王萌 摄
数字技术军民融合
数字中国建设正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尤需夯实数字基础。
如何加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好数字经济的“地基”;如何更快推动新技术投入市场应用;如何探索更优的信息共享和互信互认机制……都需要在创新中探索解决。
4月23日,中国电科38所发布了实际运算性能市场同类产品最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魂芯二号A”。该芯片由38所完全自主设计,每秒能完成千亿次浮点操作运算,单核性能达到当前国际市场上同类芯片核性能的2.5倍。
据介绍,“魂芯二号A”将广泛运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通信、图像处理、医疗电子、工业机器人等高密集计算领域。目前,正在多种重大装备以及图像处理领域中推广使用。
“如何把军用领域已有的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使它逐步应用到民用领域,实现军民融合,是一步大棋。”中国电科市场部经理梅建超对本报记者表示,相信未来,随着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制造成本会逐步降低,军用领域的高精尖技术也会以适应市场的成本应用到民用领域。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合作,推进5G技术的研发和商用部署,加快IPv6规模部署应用,建设物联网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使数字经济的“大动脉”更加通畅。
4月22日,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观众参观一款卫星系统模型。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数字企业做专做优
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情形下,数字经济被视为推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撬动经济发展的新杠杆。
数字驱动下,工业制造正在构建更敏捷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工信部调查显示,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后,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超30%,运营成本约降20%。
“数字化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企业的信息化往往更多在业务层面,而随着设备和生产的连接,制造业企业需要更深入地数字化转型,通过数据积累和数字模型的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化。”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龙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而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何小龙认为,依托数字化的云平台,不同企业可以有不同的侧重方向。“有些企业侧重研发,通过云端数据,可以更好地指导其研发;有的企业侧重营销,大数据则可以辅助其进行市场分析。”何小龙说:“以后的互联网制造,将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让企业最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福建企业网龙网络正是这样一家善于做“专”的公司。立足数字教育,该公司创新教育产品,不断开拓全球市场。据介绍,在2017年的第三季度,公司的数字白板产品远销美国、英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全球教育市场占有率第一。
“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创新,并进入到新的领域,把新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相结合。”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CEO熊立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VR(虚拟现实)热刚开始时,公司就开始着手研究,将VR与教育相结合,并在福建建立了全国最大的VR体验中心,与游戏、教育等各个行业应用相结合。
更让人们感受到振奋的是,实体企业从数字经济中获得转型升级的动力。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衍生出更加共享、普惠和开放的经济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
4月24日,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观众体验网龙网络公司展出的VR教育产品。记者 王萌 摄
数字中国联通世界
数字中国的快速发展,同样获得世界各方关注。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去年底发布的《数字中国:提升经济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零售电商交易额全球占比超过40%,预计超过法、德、日、英、美等5国的总和;移动支付个人消费交易额高达79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1倍;全世界262家“独角兽”中有1/3是中国企业。
对此,麦肯锡资深董事合伙人、全球研究院院长乔纳森·沃策尔说,中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数字化投资与创业生态系统,依托全球规模最大的本土市场以及充足的风险投资资金,中国企业旧有的效仿西方发展模式已成功转型为创新引领模式,中国已经成为消费者导向型数字经济的全球引领者。
数字中国的快速发展,同样为发展中国家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有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境外风险投资约75%投向数字相关行业,中国数字公司积极推动海外并购活动,其中“BAT”三大互联网公司在过去2年中开展了35次海外交易。中国数字公司也在引领商业模式创新,比如共享单车公司ofo和摩拜单车已将其业务拓展到亚洲、欧洲及拉美等国家。
联合国大学学者奥耶班吉·奥耶拉兰·奥耶因卡表示,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到非洲设厂。“非洲在科技和工业领域发展基础并不牢固,中国企业可以为非洲发展做出贡献。”他说。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表示,中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分享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是对中国经济的驱动力,也是对世界经济的驱动力。(记者 王萌 卢泽华)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数字 中国 经济 全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