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宁波一九旬老太缝制香包30载 只送不卖传佳话
邓老太手工缝制的香包。记者吴震宁摄
慈溪一九旬老太缝制香包30载 只送不卖传佳话
以前,每到端午时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给小朋友缝制香包挂在身上,既好看,又能驱虫醒脑。如今,随着岁月变迁,香包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不过,在慈溪桥头镇潭河沿村周塘路却住着一位姓邓的九旬老太,她不仅有一手漂亮的针线活,而且30年来每年开春都要绣上二三十个香包,在端午时节送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
名裁缝家出巧手
30多年来,每当端午节即将到来或者家中有女儿要出嫁,左邻右舍或亲戚朋友就会想着向邓老太讨一个香包,讨一份吉利。而老太也从来不会吝啬,都是成对成对地往外送,而且不向人要一分一厘。
出生于1924年1月的邓老太是江苏常熟人,父亲是有名的裁缝。
“小学4年级的时候,我在街上看到有人家的嫁妆上挂了很好看的香包。”一串串香包随着挑担人的步伐一晃一晃,让儿时的邓老太看得入迷。“我跟着走了一路,把香包的样子记在心里,回家以后拿家里裁缝铺剩下的边角料开始做。”邓老太说,父亲虽然没有手把手教过她裁缝技术,但因为从小在裁缝铺耳濡目染,有时放学回家后也会去缝个锁眼或钉粒扣子,所以做起香包来很快就得心应手。儿时的邓老太在家一针一线缝制好漂亮的香包,到学校就拿去分送给自己的同学。
重拾童年乐趣
1955年,邓老太和丈夫、孩子回到三北老家。直到60岁左右,儿女都已成家立业,邓老太才又真正重新拿起针线,随心所欲地缝制香包,消磨时光。
起初邓老太都是做给自己的家里人,后来隔壁邻舍看到老太做的香包精致又好看,就讨了一对去。
一传十,十传百,特别是端午节前,直接或间接向邓老太来求香包的人越来越多。邓老太也慷慨,就干脆每年端午前集中做,有人要就送。七八年前,一户邻居嫁女儿,还特意向邓老太要了几对香包,代表了父母对女儿新婚的美好祝福。
邓老太最常做的一种香包装饰串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根象征吉祥如意的红丝线,最上面串一个亲手缝制的扎着两根小辫子的憨态可掬的小娃娃,寓意多子多孙;中间五彩丝线包裹的立体菱形代表粽子,以示应景端午节气;最下面又是一个里面装有雄黄、外面缀满珠子和亮片的香包,而这个香包形状各异,有心形、葫芦形、红菱形等等,最底下用彩色缨络装饰收尾。
宁波晚报记者吴震宁 通讯员陆超群余孟友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香包 老太 缝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