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震后十年汶川行走之二
有希望,就有动力
4月24日下午五点,细雨霏霏。随着一阵悦耳的放学铃声响起,王芳赶紧收拾扫把、簸箕,洗洗手,撑着雨伞到校门口接儿子回家。此时9岁的儿子韩康泳已经在学校门口等她了。
见到妈妈过来,韩康泳一个箭步跑过来和妈妈相拥,然后母子俩一起有说有笑地回家了。
王芳的家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镇羊桥村,距离儿子所在的聚源小学只有四五百米的距离。每天她都会跟儿子一起上下学,儿子上课,她在学校做保洁员。“党和政府关心我们,让我38岁有机会生了这个娃儿,他就是我的命根子,我就想一直看着他平平安安地长大。”王芳说。
今年47岁的王芳和丈夫韩永久原本有一个可爱的姑娘,1992年出生,按时间推算,现在早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
“我这个女娃儿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为了她能在市里上学,我就到市里一家家具厂上班,她爸在外打工,全家日子过得还不错。”王芳捋了捋额头的丝丝白发回忆道。
然而,10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夺去了王芳女儿的生命,也让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
女儿走了,王芳和丈夫悲痛欲绝。有很长一段时间,王芳最怕夜晚来临,一闭上眼睛,女儿就会在眼前晃悠。丈夫也辞工回家了,整日沉默无语、无精打采。
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都江堰市的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除此之外,四川省在2008年7月25日还发布了关于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这项政策点燃了很多孩子伤亡家庭的希望。截至2011年3月底,有3761名妇女怀孕,2864名婴儿健康出生。
王芳的儿子韩康泳就是这2864名婴儿中的一个。小康泳生于2009年,如今是聚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更让王芳感到欣慰的是,儿子虽然比较淘气,但是学习成绩不错,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
“有了这个娃娃,日子总算见到了阳光,我也很少想10年前的事儿喽。”王芳说。
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从地震创伤中走出的王芳决心靠着自己的双手建设幸福美满的家庭。她努力争取到了一份在聚源小学做保洁的工作。“一个月不到2000元的收入,虽然不高,可这是靠我的劳动得来的。不能总靠政府,自己的日子还要自己过嘛。”王芳的言语中透着坚定。
聚源小学是由湖北武汉市政府、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和长江日报社共同援建的,目前在校学生1900余名。“到现在再生育家庭的孩子在我校主要集中在一、二、三年级,总数近300个。”聚源小学副校长巴仁春介绍。
记者了解到,聚源小学非常关注再生育家庭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在“1+1心联行动”帮助下,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配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我们还经常和家长沟通,帮他们逐渐从地震灾害的创伤中走出来,回归正常生活。”聚源小学心理健康专职老师文素芳表示,王芳既是生活的强者,而且从不溺爱孩子,也是家长中的榜样。
回到家里的王芳赶忙在厨房准备饭菜。儿子则拿出书本,在屋檐下安静地写起了作业。“当年我最大的愿望是女儿考上大学。现在儿子学习比较刻苦,我这个愿望有盼头喽!”王芳笑着说。(记者 李木元)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妈妈 儿子 小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