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国际金融危机十周年反思 欧洲,已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10年前,随着雷曼兄弟破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深化,世界经济受到重大冲击。综合来看,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波及面甚广,其影响至今还未完全消失。10周年时点提供了一个盘点的机会。令人惊讶的是,这场危机对美国和亚洲的持续影响比较有限,导致产生变革的大型经济体只有欧洲。
首先需要解释的是,虽然“国际金融危机”这个词被广泛使用,但并不准确。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到2008年9月至10月间达到顶点,陷入彻底的恐慌。世界其它地区并没有出现金融不稳定,只在2008年末至2009年初出现了短暂的负面经济冲击。在这些地区以及美国,危机在2010年结束。相比之下,危机在欧元区持续了相当长时间,这是由于区域货币联盟不完善的政策架构放大了危机。直到2017年年中,意大利两家大银行倒闭、一家银行被政府救助,金融部门重组,体现欧元区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最后一个重要问题才得以解决。
再来看持久的后果。2008年后的“大衰退”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美国人的生活,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的危机导致了美国联邦政府经济角色的惊人扩张以及美国金融体系的根本变革。与罗斯福新政立法化相比,2010年签署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只是修修补补,至少部分内容还有可能被逆转。
然而在欧洲,危机引发的变化却是深远而持久的。这是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欧元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经济危机,几乎导致欧洲货币领域的崩溃。在2011至2012年,意大利和西班牙差点失去主权债务市场,2015年希腊也走到了这一步。经过再三犹豫,2012年欧元区终于建立欧洲稳定机制来应对危机,这是一个大型公共金融援助基金,并推出了欧洲银行业联盟这一设计复杂的项目,将银行部门监管从国家层面上升到欧元区层面。这种更深入的融合,也是导致英国政府决定将其欧盟成员国身份提交全民公投决定的关键因素。英国脱欧正在上演,无论事态如何发展,欧盟将永远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从全球角度来看,这场危机似乎减缓了跨境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但最近的数据显示,这种影响可能只是暂时的。如果这样,世界基本将会安然度过2008年的危机。不过,现在下结论还有点早。
(作者尼古拉斯·维纶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和欧洲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编辑:秦云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十周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