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整治黑臭水体须上下一心群策群力
14日上午,“深圳水务”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深圳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督查的公告》,该公告表示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组成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督查组进驻深圳开展专项督查工作,进驻时间约为半个月,同时该公告还公布了该督查组的值班电话及举报方式,供市民参考。
实际上,这个公告至少一个多星期前就可以在深圳水务局的官网上看到。现在又在“深圳水务”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显然是注意到移动互联时代,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与方式发生了变化,为进一步方便民众关注、参与到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中来提供了信息便利,表明了积极主动配合督查组工作的坦诚态度,更彰显深圳要以专项督查为契机,整治好黑臭水体的决心与信心。
众所周知,深圳是座生态之城,但全市有大大小小的河流310多条,随着人口和工业的高速增长,不少河流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毋庸讳言,黑臭水体一度成了深圳大地上的难言之隐。2017年,住建部和环保部联合公布的部分城市重点挂牌督办黑臭水体共有205个,其中深圳市就有17个水体名列其中。黑臭水体是深圳生态环境上的污点,是民生痛点;被重点挂牌督办,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深圳之耻。雪耻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将污水变为清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黑臭水体整治。
知耻而后勇,深圳市治水提质攻坚战在2017年底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截至2017年年底,深圳市36条(45段)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实现不黑不臭,油松河等多条河段呈现出“水清岸绿”的新面貌。公众调查显示,多条黑臭水体的公众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一方面是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化被动为主动,及时将中央部委督办传导的压力转换成了整治工作中的动力;二是全面压实河长制责任,2017年,《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出台,建立了市、区、街道三级河长组织体系,从工作机制的制度层面强化绿色发展的执行力;再就是通过各级河长带动全民护河爱水,推动形成治水提质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实践与成功经验表明,整治黑臭水体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整治工作的成绩要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专项督查也需要人民群众积极举报,提供线索,发现问题。水质好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有自然而然的参与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深圳的治水提质过程中,就有大量市民踊跃争当“民间河长”,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精神与高度的整体环保意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人民群众是城市绿色发展的基础力量。
所以说,持续通过多种渠道,让人民知晓督查情况,发动人民勇敢举报,是不护短不遮丑、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体现,也是在2017年取得优异成绩基础上,完成2018年更艰巨目标任务的积极举措与牢靠保证。只要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就一定能将黑臭水体整治好。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水体 臭水 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