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安徽民盟: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实行创造性转化
民盟安徽省委会建议
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 实行创造性转化
团结报合肥讯 安徽省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博大、灿烂悠久而又独具特色。以全新的现代视角,激发沉睡的文明基因,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生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民盟安徽省委会近年来持续关注这一问题,认为安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内涵,如徽商的“徽骆驼精神”是中华民族顽强的原始生命力和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桐城六尺巷故事包含的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传统文化精华,对于推进德法相依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省委会建议,应该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当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组织编写优秀乡土教材,开展系列文化传承活动,传承和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具有重要时代价值的思想精华,持续增强文化自信。
还可以实施文献整理研究工程,组织开展全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普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基础研究,深入阐释安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重点加强对涡淮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等地域文化的研究。
在此过程中,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等重大专题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遗存资源的动态调查研究,抢救性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补偿机制,设立专项基金。给予“非遗”技艺生产企业以财税政策支持,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宣纸、宣笔、徽墨、歙砚、徽州三雕等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融合创新。
此外,安徽黄梅戏中的《女驸马》《天仙配》等经典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经久不衰。有关部门应优化创作平台,推出一批彰显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审美风范的文艺作品。加大对安徽优秀传统诗词、曲艺杂技的扶持力度,增强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意识,依法保护文化品牌。
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应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工程,深入发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推动文化成果进课堂、进乡村、进社区。推动安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设计服务产业等深度融合发展,扶持一批“老字号”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新业态。
对此,民盟安徽省委会撰写了《关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建议》,并获得了中共安徽省委有关领导的批示。
(安梦轩)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 安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