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黎巴嫩裔医生传播中华文化 书写中黎友好篇章

原标题 三个故事传递中黎友好情谊(记者观察)
本报赴黎巴嫩特派记者 黄培昭
说起黎巴嫩,很多人立即想到马海德。黎巴嫩裔的马海德医生将毕生献给了中国的卫生事业。在地中海之滨的这个中东国家,其实还有很多像马海德这样对中国充满情谊的友好人士。他们一起书写着中黎友好交往的美丽篇章。
马海德——“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
由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驱车东行约一个小时后,记者来到名叫哈马纳的小镇。小镇位于山腰,迎面是一个街心公园,里面矗立着一座雄伟的雕像。雕像正面用阿拉伯语写着:“乔治·哈提姆(马海德)医生,1910年—1988年,从1933年开始居住在中国,直到他去世。”
马海德青年时期先后在美国、黎巴嫩和瑞士学医。毕业后,他到上海考察,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其间他结识了宋庆龄、史沫特莱、路易·艾黎等进步人士,并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他在上海的门诊部,也成为中共地下党人联络和开会的地方。
1936年暮春时节,在宋庆龄介绍下,马海德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结伴前往陕北,亲身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从此,马海德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1937年1月,马海德随红军队伍来到陕北延安为当地群众和战士治病,并在一个多月内,走访了陕北各地多家卫生医疗单位,做了大量调研工作,撰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提出了改进苏区医疗事业的建议。同年2月,马海德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成了第一位扎根红色根据地、献身中国革命的外国医生。
为了更好地为陕甘宁边区人民服务,马海德不仅很快学会了中国普通话和陕北方言,而且改为中国名字——马海德。
后来,马海德娶了一位八路军女战士为妻。他一直想加入中国国籍,并多次提出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那一天,马海德获得了中国国籍。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此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卫生事业的开拓和建设中。
1988年9月23日,他被卫生部授予“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荣誉称号。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把奖状送到了马海德的病床前。10天后,马海德在他的第二故乡——中国,含笑走完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临终前,马海德满怀深情地对亲友们说:“如果让我重新开始生活,我还是会选择这条道路,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今在哈马纳小镇,距离雕像不远,有一个名叫“乔治·哈提姆”的超市。记者好奇,遂入内打听。店主说:“没错,正是为了纪念乔治·哈提姆,才取了这个店名,乔治是我们的骄傲,现在镇上已经没有他家族的后人了,但镇上的人并没有忘记他,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卡萨——为两国经贸合作牵线搭桥的银行家
在贝鲁特市中心车水马龙的哈姆拉大街上,坐落着一幢气派的大楼,那便是黎巴嫩著名的法兰萨银行总部所在地。法兰萨银行现任董事长阿德南·卡萨的办公室里,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类奖章、奖状和奖品,这些都是他与中国交往的珍贵见证。
卡萨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已访问中国50多次,成为中黎关系乃至中阿关系发展的见证者。
卡萨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一件件介绍这些纪念品背后的故事:“瞧这个,是2007年中国政府邀请我去北京,授予我的奖章。”
“更大的荣誉,是习近平主席给我颁发的证书!”卡萨激动地说。2016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埃及时,出席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亲自为他和其他9名为中阿友好作出突出贡献的阿拉伯朋友颁奖。“我是惟一获此殊荣的黎巴嫩人,从习近平主席手中接过证书的一刹那,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我将永远珍视习近平主席授予我的这份殊荣。”卡萨说。

上世纪50年代初,20岁的卡萨和弟弟阿戴尔·卡萨跟随担任黎巴嫩驻巴基斯坦大使的父亲来到卡拉奇,开始了他们的从商之路。机缘巧合,1954年卡萨兄弟遇到了来卡拉奇采购棉花的中国商业代表团。从此,他们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卡萨兄弟的努力下,时任黎巴嫩总统卡米勒·夏蒙向出席1955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展览会的中国代表团发出访问邀请。卡萨亲自将邀请函送到中国代表团手中。1955年10月,首个中国贸易代表团踏上了黎巴嫩的土地。虽然中黎两国当时尚未建交,但代表团还是与黎巴嫩贸易部签署了中黎第一份贸易协议,积极推进了中国与黎巴嫩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
“您对中黎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听到这里,记者忍不住感慨道。
精神矍铄的卡萨仿佛从记忆中回过神来:“我一直相信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我钟情于中国的灿烂文化,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人民。”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卡萨感到更有奔头了。他多次强调“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和黎巴嫩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位置,指出这一倡议“蕴含推进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尤其是黎巴嫩与中国往来的巨大潜力,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卡萨说,黎中交往历史悠久,在古代,黎巴嫩就是从中国通往欧洲的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1955年,黎巴嫩更是成为第一批与新中国签订贸易协议的国家之一。不过,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各方面交往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两国关系将会走得更近。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卡萨所领导的法兰萨银行,已成为中资企业的良好合作伙伴。“通过‘一带一路’和与中国的更密切合作,我们将有机会获取最大收益,造福于我们国家和子孙后代。”卡萨说。
胡代伊布——传播中华医药文化的中医师
贝鲁特的萨米·苏尔哈大街上,有一家开设了近30年的中医诊所。
“马海德精神在胡代伊布中医师身上复活了。当年,马海德医生赴中国救死扶伤,今天,同为医生的加米勒·胡代伊布也在播撒爱意,他用一流的中医水平,继承和弘扬了马海德弥足珍贵的遗产。”当地媒体这样评价。
1979年,当在广播中听到中国政府要招收两名黎巴嫩留学生时,刚刚高中毕业的胡代伊布放弃了去德国留学的安排。“自从我学习了中国历史,就一直被她所深深吸引,梦想着有一天能去中国。”
当年9月,胡代伊布怀着兴奋的心情搭乘飞机来到北京。他先后在原北京语言学院、原北京医科大学和原上海中医学院学习。在原北京医科大学学习期间,胡代伊布见到了马海德医生。“对中国共同的深深情谊让我们成为莫逆之交。此后我经常去马海德家中拜访,他就像导师一样指引着我。”
胡代伊布在原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时,亲身体会了中医的疗效。他决定放弃神经内科专业转而学习中医针灸。
当时,一些留学生朋友不理解胡代伊布的决定,但马海德老先生给予他坚定支持。“他说,作为来中国学医的留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历史悠久的中医将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如果学有所成并在黎巴嫩推广,将让更多的人从中医中受益,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胡代伊布铭记着马海德老先生的这番话,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渴求,开启了对中华医药瑰宝的探求之路。
1987年9月,胡代伊布回国开办了中医针灸诊所。当时他是黎巴嫩首位从中国学成归来的学生,也是黎巴嫩第一位中医针灸师。媒体竞相来访,日均接诊量也开始大幅增加,这使得胡代伊布信心倍增。但兴奋之余问题也出现了,因为他碰到的疑难杂症病例也多起来。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1989年9月,胡代伊布又到原北京中医学院“中医针灸高级研修班”进修。
1991年7月中旬,胡代伊布在贝鲁特新开了中医诊所,至今已运营近30年。他一直积极致力于中医针灸治疗和中医中药调理、养生保健方面的推广工作。如今在贝鲁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中医针灸治疗,胡代伊布的诊所面积也不断扩大。

近30年来,胡代伊布诊治的病人多达几万人次。“我一定尽自己所能,在传播中华医药和中华文化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胡代伊布说。
“雪松”与“青松”的牵手 (观点)
黎巴嫩地处地中海东岸,南北稍长、东西狭窄的国土上盛产雪松,因此也有“雪松之国”的美誉。
黎巴嫩对中国的情谊很深,有当地媒体将中黎友谊形象地称为“(黎巴嫩)雪松与(中国)青松的牵手”。雪松挺拔、顽强、不畏寒冷和刚正不阿的性格,与中国青松被赋予的诸多美好含义何其相似。
从三位采访对象身上,笔者深深体会到“雪松”的性格特征,也由衷感受到他们对中国的深厚情谊。
风雨如磐的岁月,马海德毅然决然来到革命苏区,与中国人民一起并肩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银行家卡萨兄弟坚持同中国进行经贸往来,打破了西方世界的封锁包围;改革开放后,胡代伊布则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赴中国学医,终于得到“真传”、成为黎巴嫩远近闻名的中医师……他们的经历,无不精彩演绎着“雪松与青松牵手”的美丽故事。
马海德、卡萨、胡代伊布,正好三代人。三代黎巴嫩人都瞩望东方,对遥远的中国情深意切,各自谱写着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人民、热爱中国文化的精彩篇章。
弥留之际,马海德那句话“如果让我重新开始生活,我还是会选择这条道路”发自肺腑,感人至深。那是深藏在马海德心中对中国之爱的表达,令人为之动容。
卡萨把获得“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视为莫大的荣幸,是对他一辈子与中国打交道取得成就的点赞和肯定。
而在胡代伊布的观念中,他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继承和发扬马海德医生的精神,把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尽可能多、尽可能远地传播开来。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黎巴嫩人对“一带一路”建设充满期待。在马海德的家乡,那里的人们自豪地告诉笔者,当年货物通过古丝绸之路从东边到达黎巴嫩时,就是从黎巴嫩的苏尔港进入地中海,再从地中海船行至欧洲。因此,黎巴嫩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助于黎巴嫩重振历史辉煌。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黎巴嫩会更加向东看,‘雪松’与‘青松’的牵手也将会更紧、更热烈、更密切。”黎巴嫩媒体的话表达了对两国延续友好之情的信心。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中国 黎巴嫩 文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