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化妆品不良反应上报数9年翻了14倍 皮肤科医生呼吁“穷养”皮肤
每周一上午,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医生吴娟固定坐诊化妆品皮炎门诊的时间。2个月前,这个门诊才正式挂牌,但吴娟专职看化妆品皮炎已经3年多了。
“病人一年比一年多。”13日,吴娟告诉武汉晚报记者一组数据:自2008年皮肤科成为国家级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来,上报数从最初的每年不到10例,到2014年的近100例,去年达到142例,共计679例,9年翻了14倍。
跟药品一样,化妆品也会产生不良反应!5月底,为进一步完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首批12家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基地,武汉市第一医院作为湖北唯一一家位列其中。
“完了,又成这个样子了。”6月11日,35岁的培训师王晓(化名)起床照镜子,看到脸上布满了红疹。2个月前,她出现过同样的症状,这一次她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市一医院化妆品皮炎门诊。6月10日,王晓睡前用了从日本代购的一款睡眠面膜。不料,早上起来又变成了关公。“不会是面膜有问题吧?”这次看诊,王晓说出了自己的怀疑。她告诉吴娟,上次过敏前也用过同一款面膜。
化妆品不良反应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组长、皮肤科主任医师陈柳青介绍,在医院收录的化妆品不良反应案例中,面膜出问题的占了绝大多数,已经成了“毁脸”的重灾区。以往网购面膜敷出问题的多,现在朋友圈海外代购出问题的也不少。
记者了解到,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上报的化妆品不良反应中,激素依赖性皮炎占到很大一部分。
“化妆品中根本不应该有激素,但近年来因含有糖皮质激素化妆品的滥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日渐增多。”化妆品不良反应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副组长、主任医师曾宪玉此前接诊过一名42岁的女子,颜面反复长红斑一年多,她说自己3年来经常到美容院去做护理和使用祛斑美白产品,一年前停止后,面部很快出现潮红、痛痒、紧绷和干燥不适等。自己在家用了皮炎平后,症状很快就好了,停药后不适感再次加重。
曾宪玉诊断她是玫瑰痤疮合并激素依赖性皮炎。曾宪玉告诉记者,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十分棘手,患者的皮肤对激素产生依赖,仿佛染上“毒瘾”,治疗像戒毒一样难。
链接>>>
皮肤科医生只用两样护肤品:
保湿和防晒
曾宪玉介绍,皮肤科很多医生只用两样护肤品:一是保湿,保护好皮肤屏障;二是防晒,防止皮肤晒伤加速衰老。她建议不要用太复杂护肤品,皮肤需要“穷养”。她总结了一句护肤的话:防干防晒防折腾。
“尽量不要用去角质产品。”曾宪玉解释,这类产品大都含水扬酸等酸性物质,剥脱角质层后使皮肤看上去细滑,实则导致未成熟的皮肤细胞不耐受外部环境,容易因为干燥、瘙痒而变得敏感。皮肤分泌的皮脂膜是最好的天然屏障,天天用洗面奶或是敷面膜,反而会将皮脂膜给泡掉,得不偿失。
据了解,我国的化妆品卫生规范明确规定了7种性激素: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己烯雌酚、睾丸酮、甲基睾丸酮和黄体酮为化妆品中禁用物质。曾宪玉告诉记者,在化妆品中添加性激素,能够快速促进毛发生长,防止皮肤老化,增加皮肤弹性,具有丰乳、除皱、治疗暗疮粉刺等作用,常常被非法添加到各类护肤品中。长期使用含性激素的化妆品会导致皮肤色素沉积,产生黑斑、皮肤层变薄等副作用,甚至有致癌风险。
还有些美白产品中违规添加了铅汞,长期在这种化学制剂下“漂白”的肌肤,会变得晦暗,色斑加重,还会出现全身脏器蓄积性中毒。皮肤专家一致提醒,用上去后有神效的化妆品,里面多是添加了禁用物质,最好不要使用。(记者刘璇 通讯员谯玲玲)
编辑:赵彦
关键词:化妆品 不良反应 皮肤科医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