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美国中期选举凸显共和党“特朗普效应”
新华社华盛顿6月13日电新闻分析:美国中期选举凸显共和党“特朗普效应”
新华社记者徐剑梅
6月12日是美国中期选举两党预选阶段第六个“超级星期二”。至此,美国50州已有半数举行预选,共和党方面的“特朗普效应”不断凸显。如何有效支持或反对特朗普,将成为党内竞选人争夺选民成败关键因素之一。
当天,弗吉尼亚州、南卡罗来纳州、缅因州、内华达州和北达科他州举行了两党预选。在弗吉尼亚州,“更特朗普派”击败“更建制派”;在南卡罗来纳州,特朗普追随者击败特朗普批评者。积极参与投票的共和党选民中,反建制、反移民、反自由贸易等民粹情绪高涨,“捍卫特朗普”声调颇高。
迄今为止,在共和党预选中,特朗普支持谁,谁就赢;反对谁,谁就输,尚未出现反例。13日出炉的共和党预选结果,势必加剧这种“特朗普效应”:“比特朗普更特朗普”不是禁忌,前提是获得特朗普本人支持;特朗普批评者将遭遇特朗普及共和党选民“惩罚”。分析人士认为,共和党已经整体“特朗普化”。
《名利场》杂志载文认为,共和党被特朗普重新定义,从主张有限政府、支持自由贸易的政党,向民粹色彩的政党转型。上台一年半来,特朗普对其基本盘的控制毫无松动迹象,他的支持者对控制政府支出、减少赤字和债务等传统共和党主张不感兴趣,甚至认定美国主流媒体阴谋发动针对特朗普的“政变”。
在今年中期选举中,决定不竞选连任的共和党国会众议员高达50人左右。他们当中,有些是因为担心竞选连任失败;有些决定竞选参议员或其他职位;也有些因性骚扰、办公室滥权等丑闻被迫辞职。同时舆论普遍认为,共和党的“特朗普化”,导致传统和温和派疏离也是重要原因。温和派在离开共和党,共和党在排挤温和派。民调专家约翰·佐格比认为,共和党日趋保守。
据报道,除了众议长保罗·瑞安,把持若干众议院委员会主席要职的多名共和党政要也都决定不参与中期选举。这意味着中期选举结果不仅关系到未来两年共和党能否继续掌控国会众议院,还将决定下一届国会众议院共和党领导层的构成,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共和党如何定义自身的未来。
同时也应看到,不论对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特朗普效应”都是一柄双刃剑。打特朗普牌,能激发特朗普支持者的投票热情,也能激发反感特朗普的民主党选民出来投票,并影响温和派共和党选民及独立选民的投票意向。预选阶段劲吹的“特朗普风”,使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有变成对特朗普执政的“民意表决”之势。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共和党 朗普 中期 选举 美国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