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没了手机和wifi,古人说还能这样花样过端午
中新网客户端6月18日电(记者 上官云)现在每逢端午节,熟悉的一幕总会上演:小长假、短途游、聚会、吃粽子……其实,在没手机、没wifi的古代,人们过端午的方式简直花样百出,从饮食到游戏,实在比现代人会玩多了。

吃,大概是最受欢迎的过节方式之一。到了端午节,粽子不用说,还有煮好的大蒜蛋、满口清香的打糕,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组成的“五黄”。最讲究的大概是高邮一带喜吃的“十二红”,指的是油爆虾、炒红苋菜、朱砂豆腐等,听起来就垂涎欲滴。
端午节的娱乐活动,赛龙舟的知名度相当高。除了正式比赛,还有龙舟游乡,人们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此外,龙舟还有各种花样的划法,那就主要是表演了。
北方水系不如南方丰富,龙舟赛不成,但可以射柳和打马球。

端午节早晨,在地上插上粗细适中的柳枝,将其中上部削去一段青皮,露出的白色枝干就是靶心,然后参赛者驰马拈弓,能把柳枝射断射,还能把断柳接在手里的为优胜者。
到了唐朝这个有钱任性还爱玩的朝代,打马球特别流行。唐玄宗、唐敬宗都是骨灰级爱好者,唐代长安城建有宽大球场,一幅《马球图》勾勒出这样的比赛场面:二十多匹骏马扎结起马尾,交错飞驰,打球者脚踩长靴,头戴幞巾,手持球杖逐球相击,十分兴盛。
端午节,“洗澡”是一项颇具仪式感的活动,学名叫“兰汤沐浴”,就是将佩兰煎水沐浴。实在找不到佩兰,人们就煎蒲、艾,再搭配点儿凤仙或白玉兰等花草来洗澡,图的是祛除邪气的吉利。久而久之,端午还多了一个小名,就叫“浴兰节”。

实在没得玩了,人还能“斗草”。到了端午节,大家一起到郊外采药,举行比赛,用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数量多的获胜,还能顺便科普植物和文学知识。《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还专门描写了香菱斗草的情形。
小孩之间的斗草就简单多了:找两根喜欢的植物,叶柄勾着叶柄,然后往不同方向拉拽,谁的草先断就算输。白居易还专门写了一首《观儿戏》:“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端午节的头饰,也是花样翻新。江浙一带,女子会戴上健人、豆娘,形状多是小人骑虎,取的也是驱邪之意;很多人会戴上艾虎,或者是用艾草编织而成,或者是用彩纸剪成老虎的模样,再粘上艾叶,佩戴在发际或身畔。

最重要的是,端午节一大早,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上五色线,这不是五彩缤纷的花色丝线,而是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合并成的缕索。
系线时,忌讳孩子开口说话,五色线也不能随便丢掉或折断。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讲究的人家,还会在孩子额头上用雄黄酒画个“王”字,驱毒镇邪。
其实,过去认为,农历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蚊虫瘟疫实在令人防不胜防,不管玩什么、佩戴什么饰品,吃什么食物,都是围绕着趋吉避凶的主题进行,无非是古人强身健体,同时祈求顺遂平安的方式罢了。(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端午节 端午 手机 wifi 古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