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规范催收 “老赖”难行
网贷平台的蓬勃发展,给公众提供了低门槛、低成本的借贷渠道,同时也衍生出大量催收欠账的业务需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从事第三方债务催收的法人单位数量已有两三千家左右。但由于缺乏市场监管,国内债务催收行业鱼龙混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公司或自建团队,或外包业务,吸纳不法社会力量,采用骚扰、软禁、花圈堵路乃至绑架、用刑等手段,将催收行业变成一个“江湖”。
不规范的债务催收,极易引发恶性事件。但要将其监管起来,却又困难重重。目前中国的催收行业还处于专属法律空白阶段,加之负面舆论的推波助澜,使得债务催收行业似乎已同黑道或暴力画上等号。然而,合法规范的债务催收公司对很多金融机构来说又是“刚需”,取消不得。业者都在期待,如何规范催收行业,让欠账不再难收?
正规的催收一般先是短信提醒,随后是电话催收、函件催收、上门催收以及法律催收等。这其中既涉及到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信息搜集,也涉及到对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整个债务催收行业要实现阳光化和法制化,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在多方面深下工夫。
首先,急需明确具体的主管部门,制定催收行业相关的法律条文,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及法律制度,使催收行为有法可依。美国及中国港台地区都制定了专门的债务催收法律规范,值得参考。
其次,应该出台催收行业相应的自律公约,在行业内进行自我约束和规范。比如可以要求催收公司公开其规范的业务流程制度、投诉处理体系等。
再次,要及时关注高新技术催收手段的发展,更好地平衡获取债务人信息和保护公民隐私两者关系。比如目前有的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智能催收,包括自动失联修复、依靠大数据建立催收模型、使用前端机器人发送语音传呼和批量短信等。催收是个苦活,被误解谩骂、戏弄欺骗是常有的事,业务员心理容易失衡,情绪失控。相比之下,引入机器人则更加规范高效。
最后,最重要的,是要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优化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让“老赖”寸步难行,让欠账不再难收。
在中国,催收曾经是一个不光彩的行业,没有一家催收公司可以上A股主板。现如今,中国已经开始规范整顿催收行业。可以相信,在实现“阳光催收”后,这个万亿级的大市场一定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催收 规范 行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