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戴好“高帽子” 善用“脑瓜子” 擦亮“笔杆子”

杭州市西湖区建设党外代表人士同心工作室

2018年07月02日 10:28 | 作者:李文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杭州市西湖区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所在地。辖区高校院所云集,浙大、中国美院、西湖大学等均坐落其中,人口124万,其中,党外知识分子约28万。全区拥有知联会会员近800名,辖区13个镇街和平台均已建立知联分会。为了激发党外知识分子的内生动力,该区设立了蔡大生、杨小虎等35个党外代表人士同心工作室,通过“一根毛”带动“一把毛”。

戴好“高帽子”

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不仅需要专业平台,而且需要价值肯定。设立同心工作室就是挖掘统战资源,对他们高看一眼,抬爱一分,激励奉献的实际举措。

蔡大生,西湖区知联会顾问,著名旅欧男高音歌唱家,出任过CCTV青歌赛、全国声乐大赛和金钟奖中国三大音乐大赛的评委,被中国文化部誉为最具影响力的华人歌唱家。“蔡大生音乐艺术同心工作室”设在区委统战部民主党派活动室。该工作室积极发挥文艺特长,当好统战侨团艺术顾问。每年举办8场次文艺演出,如“为你歌唱”新年音乐会、重阳演唱会、中秋茶话会和“情满西湖——香江”香港专场。此外,还组织文化走亲,分赴西湖区双浦镇下杨村、杭州市淳安县文昌镇谭头村、桐庐县分水镇新龙村慰问演出。同心工作室提升了基层文化水准,扩大了知联会的社会影响面。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西湖区加大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宣传力度,借助中央“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东风,评选40位“同心荣耀”人物,讲40个风雨同舟的故事,汲取他们的思想与信仰,秀起他们的智慧与力量,宣传西湖优良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牢牢吸引各类人才扎根西湖,并开花结果,成效显著。

善用“脑瓜子”

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不仅要立足岗位,而且要借助载体,为我所用。设立同心工作室,发挥知联会党外人士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让他们当好智囊参谋,大胆建言献策。

杨小虎,西湖区知联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美国浙大道富技术中心主任、西湖区政协委员,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和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杨小虎信息技术同心工作室”设立在浙大计算机学院,由杨小虎教授领衔,有关教师和研究生组成。工作室设立以来,他积极整合交叉学科,为知联会企业作“区块链技术与应用”专题讲座,并开展与蚂蚁金服、芝麻信用、蘑菇街等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产学研合作,帮助打造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打造全省首个区块链产业园。

借梯登高,借船出海。西湖区深谙善借外部智力作用的道理,积极发挥知联会“蓄水池”、“人才库”的作用,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大局工作,资政建言。围绕“最多跑一次”“五水共治”“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城区村改造”等重点工作,知联会政协委员就献出提案达155件。同时通过“建言直通车”,撰写情况反映和社情民意23条,其中多篇被中央统战部《零讯》、《每日汇报》采用或被省市领导批示,深受社会好评。

浓墨“笔杆子”

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不仅要搭建阵地平台,而且要擦深擦亮知识分子的“学历”和“学问”。建立同心工作室就是要耦合知识分子的特征,让他们负笈求学理想,回报西湖桑梓,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林志锋,区政协常委,留联会副会长,美国注册建筑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先后就职于美国CANNON DESIGN设计集团及美国MILESTONE 建筑师事务所,2014年作为浙江省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林志锋建筑艺术同心工作室”,设立在浙江华坤建筑设计院,由林志锋院长领衔,由20位中高级工程师组成。他不仅饱读建筑设计的知识,而且拥有国际化城市设计经验和视野。两年多来,他一直利用同心工作室平台,致力于城市景观规划专项研究,主持了杭州市区天目山路西溪校区段道侧绿化工程设计、西湖水生态稳态转换工程示范区工程、双浦镇沿山区块灵山村村庄整治工程设计等大型设计项目。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责,出任杭州G20形象大使,担任西湖民间河道长,参与“五水共治”民主监督、垃圾分类调研等工作。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该区充分发挥社会大学对党外知识分子的磨砺作用,通过社会服务,提升他们内心的至善高贵。创设“同心奉献·385行动”服务载体,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开展科普宣传、法律咨询、访贫济困、文化惠民等活动270多场。建立丽水景宁希望小学,赴贵州凯里、新疆阿克苏等多地支教,开展“云贵高原万名贫困学子暖冬行动”,赴欠发达地区衢州江山市、宣恩县开展“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党外干部郭洋远赴恩施州挂职帮扶,会长刘巍,在黔东南成立天下良仓农业大数据有限公司,理事单位“微拍堂”,与贵州苗绣村寨开展“宋庆龄基金会女性幸福基金”电商扶贫与非遗保护项目等等。

创设同心工作室,每年投入财政补助50万,撬动社会投入1.3亿元,可谓“四两拨千斤”。更为可喜的是,工作室对人才的引进产生了磁场般的虹吸效应。去年以来全区新增“国千”“省千”19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918人、创新创业团队79个,施一公、潘建伟、孙家栋等一大批项尖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成功落地。

下一步,同心工作室将按照“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活动场所支撑事、有志愿团队服务事、有实践基地成就事、有规章制度理清事”的六有标准,加强规范化建设,打造特色,塑造品牌,培育新风,取得实效。(作者: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统战部副部长)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工作室 同心 党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