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河北蔬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畦菜的变迁
一畦菜的变迁——透过京津冀蔬菜产销对接看我省蔬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日,第三届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活动在高碑店落下帷幕。通过供需双方洽谈,共达成产销合作56万吨,涉及白菜、食用菌、番茄、黄瓜、青椒、豆角、甜瓜等20多类,金额约13.7亿元。
我省已连续三年举办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活动。通过对接,在促进我省蔬菜产品销往京津的同时,又给我省蔬菜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从单纯开设展位到“局长卖菜”,再到推出“冀菜盛宴”,京津冀蔬菜产销对接方式和内容不断创新
青县大司马蔬菜宴、蠡县的高烧麻山药、固安的话梅圣女果、秦皇岛的蒜蓉芦笋……在第三届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活动冀菜推介会上,由28道河北特色菜组成的“冀菜盛宴”,成为一大亮点。
省农业厅特色农业产业处处长王旗介绍,本次活动推出的以亲身体验、零距离洽谈为特点的“冀菜盛宴”,筛选出了元氏芽球玉兰、赵县雪梨、丰润生姜、滦平褐菇等28种特色农产品。通过现场介绍产品、现场烹饪,京津经销采购商和河北省生产单位代表同桌品鉴、一对一交流的方式,让采购商加深了解河北特色农产品的历史文化、品质特点、上市时间和供应量等情况,达到了推介产品、促成合作的效果。
第一届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活动只是开设了展位、展示了产品。第二届对接活动增加了“局长卖菜”、登台“献艺”内容,我省10个县(市、区)农业局的局长或相关负责人,带领各自的团队以快板、相声、小品、歌曲等形式,讲述当地蔬菜产业总体情况、特色产品、农业新技术等。今年的对接活动又增加了品尝“冀菜盛宴”环节。从坝上高原到太行山区再到冀中平原,我省各地的特色农产品登上餐桌,让参会者边吃边聊,用最直观的方式体验“舌尖上的冀菜”。
从最初单纯开设展位,到“局长卖菜”,再到推出“冀菜盛宴”,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赢得了与会者赞誉。河北新发地集团副总裁魏树俭说,今年前来参会的人数比2016年翻了一番,黑龙江、山西、新疆等地的不少客商首次参展,同时也吸引了阿里、京东等300多家采购商。
产销对接方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增加了我省蔬菜在京津的销售量,也凸显出我省各地在对接京津中谋求转身,在质量、绿色、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
生产方式向绿色环保生态转变,农产品向高端特色品牌化转变,产业形态向全链条融合发展转变
记者了解到,通过三届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活动,我省蔬菜行业管理者、企业、种植户的思维也在发生变化。
从注重生产到产销并重。王旗介绍,以前政府部门重视种植生产端,如今,农业管理部门、企业、农户都开始关注市场需求变化。据统计,目前,我省已有100多家蔬菜种植合作社加入了京津冀蔬菜产销联盟,互通产销信息,促进产品销售。
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促进了质量提升。在阜平阜彩蔬菜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志国的微信朋友圈里,红菊苣、结球生菜……各种特菜图片让人惊奇。“以前求产量不求品质,如今种植特菜,量低但售价不低。”马志国高兴地说,这要归功于我省推行的绿色生产方式。我省已在101个县(市、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开通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推广蔬菜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编制和应用省级地方标准235项,集成推广水肥一体节水、设施土壤消毒活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集约化穴盘育苗等蔬菜绿色发展十大技术,标准化生产率达55%。
农产品向高端特色品牌化转变。在产销对接活动现场,玉田白菜生产合作社负责人张金齐说,玉田包尖白菜有300多年种植历史,他们注册了“慈玉”品牌“玉田包尖白菜”,主打京津冀中高端市场。“我们的白菜论个儿卖,两个能卖到60元。品牌塑造起到了点菜成‘金’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达到32个,全省“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437个,在京津市民心中树立了河北蔬菜质优物美的良好形象。
着力推动产业形态向全链条融合发展转变。通过产销对接,市场新需求促进了我省蔬菜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的快速发展。目前,全省蔬菜龙头企业264家,初加工率达到55%,精深加工能力突破1000万吨。同时,为满足京津市民消费新需求,我省各地不断拓展农业园区功能,把蔬菜园区建设与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环京津和中心城市周边建成100多个蔬菜主题休闲园区,52条线路入选全国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吸引越来越多的京津冀市民观光、采摘、体验、度假。
三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局面业已形成
每天清晨,固安县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工人,都把新摘下来的黄瓜、西红柿和各种特菜装箱运往蔬菜配送中心抽检。
“从种苗繁育到生产、采收各个环节,我们都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采摘后严格抽检,合格产品直接冷链配送到北京的220家京客隆门店。刚采摘下来的新鲜放心蔬菜,几个小时后就能从田间走上京津市民的餐桌。”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顺斋介绍。
在我省,像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合作社还有很多。近年来,通过与京津产销对接,我省根据市场需要,完善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直销配送,建立了以超市专柜、社区直营、高端特供为主的销售渠道。全省近千家农业企业与京津龙头企业实现对接,固安顺斋、无极广源等200多家龙头企业与京津京客隆、物美、沃尔玛等18家大型超市建立了长期供应关系,年交易额超百亿元,十多万户农民从中受益。
受益的不仅仅是农民。
我省蔬菜直接进入京津超市或新型社区直销,新的营销模式改变了以往从生产商到代理商再到经销商的传统销售方式,减少了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打通了产销的“最后一公里”。北京家乐福超市采购负责人史国清介绍,据测算,新的销售方式能直接增加生产企业利润15%以上,降低居民购买成本10%以上。
延长了利益链,增加了利润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局面业已形成。目前,通过成功组织三届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活动,搭建起三地产销信息互通共享平台,推动了“京津冀蔬菜产业联盟”的组建和发展,促成河北一大批蔬菜合作社与京津大型超市紧密合作。河北更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有了稳定销路,京津市民有了更好的消费选择。
今年,我省将围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质量农业,集中力量打造100个绿色优质农产品、100个行业领军企业品牌、100家现代农业精品园区、100个创新型农业企业,推动我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赵红梅)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蔬菜 京津 产销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