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阿德巴”失约世界杯四强 国际足坛是否“变天”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0日电(王禹)俄罗斯世界杯是一届充满变局的世界杯。在这场新老势力的比拼中,德国、阿根廷、巴西等传统豪强纷纷落马,而克罗地亚、法国、英格兰、比利时组成的世界杯四强,也或多或少预示了国际足坛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俄罗斯世界杯让我们见证了足坛新兴力量的崛起,同时也意味着传统豪门坠落深渊。卫冕冠军德国“死”于小组赛;夺冠热门西班牙、阿根廷止步16强;而桑巴军团也在8强战中铩羽而归,未能继续其前进的步履。四支球队同时无缘四强,这在世界杯历史上还是首次发生。
就在上届世界杯四强无一例外全部出局,各大洲杯赛冠军同样纷纷陨落的同时,掀起青春风暴的法国队、英格兰队,以及随着新“黄金一代”成熟而崛起的克罗地亚和比利时队杀入四强,意味着本届世界杯要将打破旧有格局的战斗,进行到底。

强弱球队之间差距明显缩小就是特征之一。小组赛阿根廷被冰岛逼平,种子球队德国和波兰则未能出线。八强球队中,排在FIFA积分榜前十的仅有巴西队、比利时队和法国队,而东道主俄罗斯甚至仅排在第70名,巨人杀手瑞典队也是一匹真正的黑马。
八强战“五星巴西”不敌比利时后,世界杯彻底变成了“欧洲杯”,南美足球的势力也不复以往。上世纪90年代末之前,国际足坛一直是南美、欧洲分庭抗礼的局面。代表南美角逐世界杯桂冠的巴西、阿根廷等劲旅,队内大部分队员都来自本国或南美其他大联赛,风格上与欧洲球队差异明显。
随着欧洲职业联赛日趋发达,其市场化规则规范、运作成熟,南美足球与其差距也逐渐拉大。球员和教练人才断档,青训和联赛体系千疮百孔,南美足球渐渐呈现出颓势,尽管2010年曾有五支南美球队跻身淘汰赛,四年前,阿根廷也只身闯入决赛,但仍无法改变南美球队将连续四届无缘大力神杯的现实。

纵观本届世界杯的大部分比赛,球队的整体性变得越来越重要,空有华丽的球星往往会显得独木难支。例如,梅西、C罗、内马尔等世界顶级球星所在的球队均遭淘汰,只因他们在比赛中受到对手的重点盯防,缺乏支援,而一旦如此,球队的进攻体系就面临瘫痪的境地。
现代足球发展趋势告诉人们,个人英雄主义正在变得越来越行不通。整体更均衡的球队在世界杯的赛场更加吃香,进入四强的队伍无一例外都是如此。法国主帅德尚自建队之初,就确立了团队至上的理念,即使是个性鲜明的比利时队,目前共有9名球员在本届世界杯获得进球,可谓全民皆兵。
更好的例子则是快乐足球的代表——英格兰队,他们没有大牌球星,没有成名主帅,是本届世界杯最年轻的球队之一。但三狮军团却在一片唱衰声中进入四强。不可否认,分组和半区助了他们一臂之力,但全队没有心理负担,场上互相协调帮助,踢的更像一个整体,而这一切也要拜主帅索斯盖特所赐。

除此之外,身体素质的重要在本届世界杯同样得到凸显。比利时能在巴西的比赛中,将其阵容进行割裂,无法组织流畅的进攻配合,除了主帅马丁内斯对战术布置的运筹帷幄以外,卢卡库等红魔球员强悍的身体素质,在其中同样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愈加强调反击的战术体系中,能跑同样必不可少。法国队得以在1/8决赛中,跨过梅西率领的潘帕斯雄鹰,正得益于小将姆巴佩用速度撕裂对手防线。而俄罗斯也深知勤能补拙,两场淘汰赛的跑动距离达到了254公里,坚强的身体和意志让他们险些创造历史。
四强球队中,法国和英格兰具有世界杯夺冠经历,比利时和克罗地亚是新生势力。金杯历史是写入轮回篇章还是翻开崭新一页,仍需在两场半决赛后方可觅得答案。但不管最终哪支球队夺冠,由世界杯四骏共同掀起的风暴,已经在改写国际足坛的传统版图。(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世界杯四强 变天 国际足坛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