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香港好人”陈灼明:施比受更有福
新华社香港7月10日电题:“香港好人”陈灼明:施比受更有福
新华社记者 周雪婷
杂乱的小店铺和广告牌占满了狭窄的香港深水埗北河街。街尽头,两间小店临街而立,一间叫“北河饭店”,另一间叫“北河同行”。两间店菜色简单,外表也不起眼,隶属于同一个老板——总是身着土灰色上衣和咖色拖鞋,人称“明哥”的陈灼明。
小店和老板都看似平凡,但隐藏在简陋与朴实背后的,是陈灼明不凡的义举:小店一直在向贫困居民、露宿者和独居长者赠送免费餐食。
至今,善行已坚持了6年,在各界的帮助下累计送出十几万份盒饭。陈灼明也因此于2013年当选香港“十大正能量代表”,又于2014年入选“感动香港十大人物”,成为人们熟知的“香港好人”。
陈灼明是上个世纪80年代来到香港深水埗的。来港后,他一心想“大展宏图”,凭借着好手艺很快从饭店帮工做到主厨。后来老板退休,他便与同伴接手了这家北河饭店。
经营饭店并不容易,对陈灼明来说更是如此。回顾刚做老板的日子,陈灼明有些苦恼地说:“赚不到钱,因为心太软。”
深水埗区是香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一个区域。北河饭店物美价廉,吸引了不少基层民众和露宿者前来吃饭。“心软”的陈灼明不仅不愿意随物价和店租上涨给饭菜加价,相反,他还会主动给不少露宿者送饭吃。
明明是要卖50港元才有的赚的盒饭,陈灼明却担心基层民众负担不起,只卖20港元。饭店因为这样的“经营方针”,一直徘徊在破产边缘。“想帮人”和“自己也得生存”的矛盾伴随着他经营饭店的每一天。
2012年尤其艰难,由于饭店员工时薪要从24港元提升至28港元,陈灼明每月多了2万港元成本,没有多余预算的他一下走投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乐善好施的陈灼明彼时也遇到了愿意帮助他的人——一个学生团体愿意捐出政府派发的一笔资金,向明哥购买盒饭免费送给露宿者。这项善举不仅令露宿者受惠,也解了小店的燃眉之急。
“我是幸运的,这一笔钱不仅让我有了重新经营的资本,也让我决定要加倍回馈社会。”熬过难关,陈灼明的北河饭店不再是只给前去吃饭的露宿者“免单”,而是开始与社区团体及组织一起免费给露宿者、基层民众和独居长者送饭。陈灼明还向社会作出承诺,只要餐厅收入够缴租和发放工资,饭菜就不会加价。
现在,除了北河饭店,陈灼明还运营着一个“北河同行”的慈善组织,专门给有需要者无偿送饭。
虽有着一颗行善的心,陈灼明也时常被人误解。一次给露宿者送饭时,陈灼明看到一位露宿者“一只腿是断的,伤口露在外面”。“我走过去,想给他递一盒饭,没想到他一挥手就把饭泼到我身上了。”
被泼了一身油水,陈灼明准备离开。不料这个人突然开始滑动轮椅,一边抡起拐杖想追打他,一边喊道:“把吃剩的鱼头拿给我们!谁要吃!”陈灼明见状,无奈地跟别人说:“他可能不喜欢吃鱼头吧。”
之后的三天,陈灼明仍时常去看望那位“要打他”的人,那人也慢慢认识、接受了陈灼明。在腿伤复原后还自愿成为义工,加入到派饭服务中。
多年来亲手送饭,与各类人接触,也让陈灼明愈加温和宽容。但凡遇到不顺,他都能“以柔克刚”,善加解决。有人质疑他“送饭让露宿者‘好吃懒做’”,陈灼明就在空余时间帮露宿者找工作;有人说他“饭菜卖那么便宜,别人没法做生意”,陈灼明也一家家地去解释,说自己只是想帮助基层民众。
陈灼明说,他想做一个社会的‘补锅匠’,社区里哪里有困难,就去修补哪里。他的善举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少深水埗居民自发地成为北河同行的义工,更多的社会力量也在伴陈灼明“同行”:香港武打演员洪金宝来吃饭,除了饭钱还默默留了1万港元;著名饮食评论家蔡澜为陈灼明题写了“北河同行”四个字做招牌……
现在,北河同行每周有3次公益活动,陈灼明会和义工一起送出850份饭,每年还会派发4万张免费饭票。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陈灼明的小店不仅不再面临经营困难,他自己的善心也终于有了“归处”。
陈灼明欣慰地说,以前总想赚钱,却总赚不到钱。现在不用太努力地想怎么赚钱,反而有很多人来帮助你。这大概就是“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吧。
编辑:秦云
关键词:香港好人 陈灼明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