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西王母:民族和睦的丝路之神

2018年07月12日 08:48 | 作者:王济宪 贺继宏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西北地区特别是丝绸之路通过的地方都有崇拜西王母的习俗。这不是偶然的,西王母是丝路沿途各族人民心目中的神,还有专门的庙宇,西北地区仅甘肃境内就有几处王母宫,其中创建最早、最具标志性的要算是甘肃泾川的王母宫,始建于西汉的元封年间,应比佛教第一个寺庙还早,故西王母有“第一神”之称。

也有人说西王母起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汉书·地理志·王莽传》中说:“临羌(今西宁多巴、镇海一带)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青海湖)盐池”“西王母石室在青海之东,湟与河二水之间”。在陕西的许多地方也建有王母宫,新疆阜康的天池据说就是西王母会见周穆王的瑶池。唐代于贞观二十二年在莫贺城(今阜康县东)设立瑶池督都府,被神化了的瑶池在唐代大诗人李白、李商隐的诗里也经常出现。林则徐被贬谪伊犁路过甘肃泾州听人说此间有王母宫,经实地考察记于文中“西南山有王母宫,其下竖碑《古瑶池降王母处》”。从汉代的王母宫到林则徐的考证,为什么对王母如此看重,主要因为西王母是联络各民族、各部落氏族团结合作的象征性人物,是昆仑文化的象征。

任何一种历史现象都有它存在的内在原因,学界普遍认为西王母是上古中国西部地区一个尚处于母系社会的、以豹为图腾的部族的女性首领。而在上古时期,部族首领同时也是宗教领袖,西北地区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差异,寻求一个和睦团结的愿望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认知,而西王母代表的就是这种愿望。因此,她也就成了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敬仰的领袖象征,在她的身上体现了民族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意志。

在民众的心里,特别是西北人民的心里,西王母不但不那么吓人,而且还是美丽善良智慧的化身,她与周穆王的结盟与往来是西北各民族部落与中原王朝平等和平和尊严相处的典范。西王母文化、昆仑文化不能寄希望于考古发现,而是“活态”存在。所谓活态的存在,是集中体现人民的理念和意志。历史存在只是理念和意志的纽带和载体,是形式的东西。

据《穆天子传》和《竹书纪年》的记载,周穆王还到过昆仑山见西王母。周穆王是周朝的第五代皇帝,姓姬名满,他在位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800年-900年,距今已3000余年。据《我国历代纪元表》的资料,周穆王在位是公元前976年-922年,共历55年,《竹书纪年》记载他驾八骏到昆仑会见西王母的故事是在十七年,应是公元前859年。并且就在这一年西王母也回访了他。虽然《穆天子传》有不少神话和传说的色彩,但《竹书纪年》基本上反映出历史的真实轮廓。

我国著名的史学家翦伯赞早就说过“最初的西王母之邦实指塔里木盆地而言”;“所谓西王母者,盖指史前塔里木盆地诸种族而言。”(《见史前羌族与塔里木盆地诸种族的关系》一文)。但不少人也说,《穆天子传》是神话传说,不是信史。在有文字记载之前,历史和文学一样都有个口头传说的阶段,不要说史前,就是地质演变也有许多传说流传下来,这些口头传说往往传递了历史的真实信息、情况。对西王母和周穆王的往来,只能像翦伯赞先生说的“所谓西王母者,盖指史前塔里木盆地诸种族而言。”是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的再现,是一个民族、部落、团体概念,而不是具体的哪一个人,她长得是什么样?更没有必要去考证西王母的籍贯是甘肃还是青海,瑶池是在昆仑山还是博格达山。

不过在这里要说的是,民间不少人把西王母和王母娘娘混为一个人,其实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简要地说,西王母是人,是神化了的人。西王母始终保持着与中原王朝的密切联系,坚持各部落、族群、城国和睦团结,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自然力被人格化,最初的神产生了”。因此人们就把她神化,这既是对她个人的崇敬也是对她信念的认同。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西王母 民族 和睦 丝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