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逾百名医疗专家甘南藏区“义诊记”:健康意识亟待提高

中新网甘肃甘南7月13日电 (记者 南如卓玛)“机器很先进,有配置很不错的进口仪器,键盘上是英文,藏族医生只会基本操作,设备的很多功能没有发挥出来。”13日,正在甘肃甘南藏区义诊的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专家牛永红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7月8日至15日,2018年“同心·共铸中国心”甘南行大型公益活动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开展,来自北京及全国各地两百多家医疗机构的逾800名医务专家,以及爱心人士、海外专家、媒体志愿者共千余人,在该州七县一市同步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大型医疗公益活动。

连日来,牛永红和其他义诊的专家们一同走进当地的州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牧区、寺庙等地开展义诊,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并在“传帮带”培训当地医生。“手把手教每一个英文键的功能,再看着他们操作好几遍。这里的医生很淳朴、好学,经常拿本子认真记录学习内容。”她说。
在每天的专家义诊点,前来就诊的患者排起长长的队伍。甘南州人民医院的走廊里挤满了人,大多数患者拿着各自此前检查的病历,向专家咨询。也有牧民带着孩子从几十公里外赶来,为孩子做心脏病、包虫病等疾病筛查,还有的专门来领取免费发放的感冒药等。
11日傍晚,专家团从合作市勒秀乡乔吾塘寺院义诊结束返回路上,周边村庄的牧民闻讯赶来求诊。在草原深处的小道上,专家们下车后逐一诊断、开药方、送药。
“这一周的义诊让我们了解到藏区需要什么样的医疗帮扶,比如发现这边糖尿病高发,但是当地人健康意识比较薄弱,缺乏降糖意识。”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专家许岭翎说,建议当地多开展健康讲座,入村入户普及健康常识,提高牧民健康素养,从饮食结构开始管理和控制自己疾病。
北京佑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丁惠国在义诊时发现,前来求诊的患者中,胆食病和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等疾病十分常见。“这跟高原上的饮食习惯有关系,经常吃高蛋白的肉类,蔬菜吃的少,发病率明显较高。”他说,发现当地人每年体检、健康管理自己疾病的意识较差,很多病人都是“疼了才进医院,最终查出大病”,甚至有的人即使检查出了病,也没有科学治疗,只是“一直扛到疼地倒下了”才住院治疗,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危及生命。

从小在内蒙古草原长大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骨科专家红秀表示,与自己小时候记忆中熟知的牧区相比,近年来,随着官方多方面宣传普及,以及民众生活水平得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意识有所提升,比如过去草原上吃生肉等生活习惯也在改善,但整体上健康观念还是落后。
“这儿的医院环境和诊疗设备,以及本土医院医生水平,都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林江涛第三次义诊藏区。他说,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障方面确实投入了很多,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进步。他建议,一定要做好预防疾病宣传和普及,让更多常见“高原病”早期发现、及时治愈,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完)
编辑:赵彦
关键词:医疗专家 甘南藏区 义诊 健康意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