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中柬友谊之树根深叶茂
中国与柬埔寨是友好邻邦,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1958年7月19日,中柬两国正式建交。六十载春秋,由两国领导人共同缔造和精心培育的中柬友谊,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历久弥新。用柬埔寨首相洪森的话说,柬中两国的友谊与合作定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在汉邦希瑞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柬埔寨员工正在生产防护用品。
“它是以飞快的速度建成的”
到过金边的人都知道,市区有一条著名的交通要道——毛泽东大道。它是上世纪60年代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倡议修建,周恩来总理出访柬埔寨时代表中国人民赠建的。1965年3月,大道正式动工,到8月底,中国工程队建造的宽阔大道就出现在人们眼前,用时任金边市长狄潘的话说,“它是以飞快的速度建成的。”
如今,大道两边商铺林立,车辆川流不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这条道路依旧是金边最繁华的道路之一。
“当时,对华人来说,施工进展是每天都要关注的事情。”79岁的华裔老人、金边端华学校前校长杨豪对本报记者说。通车剪彩那天,大道披上了盛装,中柬两国国旗和彩旗在空中飘扬,许多华人商会、社团自发来到大道两边,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当时26岁的杨豪正在端华学校教书,他和其他老师一起,把学生们带到现场共同欢庆。“西哈努克亲王主持了命名仪式,气氛非常热烈,就跟过年一样。我们载歌载舞,有的学生跳了《小刀会》里的《弓舞》,我吹奏了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53年过去了,杨豪依旧清晰地记得每一个细节,说到动情处,他还拿起家中的笛子,吹奏起《唱支山歌给党听》,“好多年不吹了,但这个旋律我永远也忘不了”。
杨豪回忆说,当时金边最流行的歌曲、舞蹈都是从中国来的,电影院里有中国的电影,剧院里有中国的戏剧,《刘三姐》《铁道游击队》是当时金边的“大片”,《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人民画报》等都是金边的畅销报刊。
中柬之间珍贵的情谊,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缔造的。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与柬时任政府首脑西哈努克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结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曾多次率团访柬,西哈努克也曾6次访华。1956年11月22日,周恩来总理访问柬埔寨,10万多人聚集在金边机场和通往王宫的路上欢迎,柬埔寨政府宣布这一天全国放假。1958年7月19日,中柬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0年过去了,中柬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留下的一段段友谊佳话深入人心,为两国长久、亲密的友谊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中国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从金边出发,沿着6号公路驱车30多公里,便来到了磅湛省斯昆镇。在小镇繁华地段矗立着一座维和烈士纪念碑,时刻提醒着往来的人们这里与中国的一段故事。
1992年,柬埔寨国内局势动荡,应联合国要求,中国政府派出一支800人的维和工兵部队赴柬执行维和任务。1993年5月21日晚,在斯昆镇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官兵遭到多名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陈知国、余仕利当场牺牲。后来,中国驻柬使馆和柬埔寨国防部共同修筑纪念碑,纪念这两名中国维和战士。
“这件事当时在镇子里引起很大的轰动。”斯昆镇洪森中学老师桑巴特当年还是个中学生,“我家当时离中国维和部队的营地只有四五公里,中国士兵都是非常善良的人,他们不远万里来帮我们恢复和平,最终却长眠于此,我们全镇的人会永远记住他们。”
斯昆镇洪森中学的历史老师高萨奥经常给学生们讲起当年中国维和官兵的故事。“每届学生都很爱听这个故事,都很受感动。”桑巴特说。
欧金娜第一次知道这个故事就是在高萨奥老师的课堂上,正在读高三的她马上就要进入大学,问及她理想中的学校,欧金娜不假思索地说:“我要去中国读书,去看看两位烈士的祖国和那里的好人!”
每年清明前后,中柬双方代表都会前往斯昆镇凭吊烈士。斯昆镇土地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菲皮希斯说,每次凭吊时,当地民众都会自发加入。
柬埔寨国务大臣兼地雷行动和受害者救助机构副主席李突介绍说,1999年以来,中国通过派专家赴柬埔寨实施扫雷培训、捐资和提供扫雷器材等方式多次提供援助。柬埔寨有许多平民被地雷炸伤失去了双腿,行动不便。中国给柬埔寨捐赠了一批先进的轮椅。“许多被炸伤的老百姓都告诉我,非常感谢中国让他们重新得到了行动的自由。”李突说。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积极参与柬埔寨战后重建和平进程,并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熊波认为,消除雷患是和平的事业,同时也是一项人道主义事业,中国不仅积极参与,还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
历经几十年的战乱,柬埔寨人民深知和平来之不易,也深深地记住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柬埔寨和平发展事业所给予的支持帮助。“柬埔寨动荡时,中国帮助我们维和;现在柬埔寨发展经济了,中国还在支援我们的建设,中国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李突说。
“我们要把这个饭碗变成金饭碗”
泰国湾之滨,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引人瞩目。这块11.13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书写中柬友谊的新篇章。
“如今,西港特区成功引入企业125家,其中107家已经生产经营,为当地提供了2.1万个就业岗位。”西港特区公司董事长陈坚刚告诉本报记者。
将西哈努克省发展成为综合性示范经济特区,是柬埔寨政府在《2015—2025工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宏伟愿景。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秘书长索庆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发展理念值得柬埔寨学习,柬埔寨的工业发展规划借鉴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西港特区是柬发展经济特区的样板。西港特区亲商便民的行政服务理念就是学习借鉴了中国的一站式服务中心。
2. 1万个就业岗位,改变了远不止2.1万人的生活和命运。腾爱来自附近农村,现在是西港特区红豆国际制衣有限公司的工人,每月能赚到200多美元。小余和妹妹一起在汉邦希瑞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工作,经过9个月的锻炼,她已能够管理129名员工。“我和妹妹挣钱养活着妈妈和奶奶,只要工厂需要我,我会一直在这里工作下去。”小余说。
西哈努克省省长润明日前参观园区及周边村落后表示,西港特区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当地民众的“饭碗”。“未来,我们要把这个饭碗变成金饭碗,它改变的不只是个人的生活,而是事关整个西港地区的发展。”
陈坚刚说:“今后10年或更短的时间里,这里估计会有300家企业和机构,10多万从业人口。我们会把这里发展成一个配套功能齐全的生态宜居新城。”
如今,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柬埔寨国家发展的“四角战略”深入对接,一批批中柬合作项目正在柬埔寨落地生根。柬埔寨首相洪森认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给包括柬埔寨在内的区域国家及国际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机会。
中国企业在柬埔寨修了最长的路,建了最多的桥,铺设了最长的光缆和首条国际海底光缆。已建成的水利项目灌溉面积达45.6万公顷, 已建成的国家电网和农村电网输变电线路共8037公里。去年年底,中柬越合资建设的拥有亚洲最长大坝的桑河二级水电站下闸落水并开始发电。今年年初,中柬双方签署了金边—西港高速公路项目的合作协议,柬埔寨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将很快从梦想变为现实。中国驻柬使馆经商处参赞李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柬两国的经济合作正越来越多地惠及广大柬埔寨人民。”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柬建交60周年纪念招待会上,洪森表示,柬中两国的友谊与合作定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下一个60年里,中柬高度政治互信和深厚传统友谊,一定会保持下去,双方在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合作空间更加宽广,中柬合作的前景非常光明,中柬关系的地区与国际意义也将得到凸显。”熊波对本报记者说。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柬埔寨 中国 中柬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