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大国外交>声音 声音
打前站|热情似火!阿联酋期盼习主席来访
新华社阿布扎比7月19日电(记者王卓伦 魏建华 苏小坡)7月的阿联酋,正值酷暑,每天都是40几摄氏度。连日来,伴随滚滚热浪的,还有一个当地最热的话题——习近平主席即将于19日开始对阿联酋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29年再次到访。
这几天,阿联酋各地洋溢着期盼的热情:首都阿布扎比的主要街道上悬挂起中阿两国国旗、一些主要路口开始搭建欢迎拱门、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大楼用红光在整栋楼上打出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图案、“中国”成为当地媒体报道的热词……

2018年7月18日夜晚拍摄的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大楼。新华社记者 郑开君摄
期盼一: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随着习主席访问的临近,阿联酋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很多阿联酋人想知道:是什么让这个东方大国在过去40年里创造了发展奇迹?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东方智慧?
15日在阿布扎比举行的中国图书展销周活动启动仪式上,记者见到了正在全神贯注看书的阿联酋姑娘阿姆娜。她手里拿的是阿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阿姆娜在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时与记者交流。新华社记者 郑开君摄
“为中国企业工作,中国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了解。中国领导人如何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我想这本书会告诉我答案。”她一边看一边告诉记者。
曾在当地银行工作5年的她,几个月前加入中国银行,成为阿布扎比分行的业务发展部经理。“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市场广阔,没人愿意错过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机会。”
除了想从书本和网络上了解中国,很多当地人想尽早去中国实地看一看,走一走。在阿联酋教育部任职的沙姆西就是其中一员。

阿联酋读者在中国图书展销周期间相互交流。新华社记者 郑开君摄
“我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里面引经据典,对我来说有些东西还理解不透。所以,我决定把去中国旅行的计划提前,今年就打算去中国走一走,更多了解中国,我不仅要去北京、上海,也要去相对偏远的地方。”沙姆西说。
他说,尽管中阿相距遥远,但交往合作已有很长历史,阿联酋有必要从与中国的交往和交流中加以借鉴,为自己所用。
期盼二:更高层次的经贸合作
阿联酋人口有930万,去年接待了100多万中国游客;在阿联酋,有4000多家中资企业开展各种业务。如今,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双方合作不断加深。

阿联酋利瓦沙漠公路上的驼队。新华社记者 李震摄
从首都阿布扎比驱车1个多小时,记者来到迪拜以南的海岸边。一片片零星植被覆盖的沙漠中,占地118.5公顷的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令人眼前一亮。
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项目的总承包商是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哈电国际),总投资金额约33亿美元。这是中东地区首座清洁燃煤电站,也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东地区首个中资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电站项目。

建设中的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一号机组。新华社记者 郑开君摄
33岁的段腾飞是哈电国际火电事业部副总经理,现在也是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项目的负责人。据他介绍,4个清洁燃煤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400兆瓦,预计在2023年全面投入运营后,将满足迪拜总电力需求的20%。
段腾飞说,要是没有“一带一路”倡议和相关政策,哈电国际根本不可能拿下这么大的项目。“丝路基金参与投资,70%的融资来自中国,项目方案70%由中方设计,采购的设备70%是中国制造,项目的施工100%由中国施工单位完成。”段腾飞如数家珍。
项目不仅充满浓浓的中国元素,同时又富有多元气质和国际范儿。为了和国际标准接轨,哈电国际招聘的工作技术人员来自十多个国家。记者在施工现场和办公楼内,看到不同肤色的工作人员来往穿梭,用流利的英语在讨论工作。
并网发电后,这一项目将改变迪拜长期依赖进口天然气发电的历史,保障迪拜能源供应并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完成迪拜政府提出的2030能源战略规划。
一直以来,阿联酋凭借其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成为本地区在贸易、金融、航运、物流等领域的中心。如今,随着中阿合作水平不断提升,阿联酋正成为海湾国家“向东看”的门户。

阿联酋迪拜帆船酒店。 新华社记者 李震摄
2017年,中国阿联酋双边货物贸易总额410亿美元。中国对阿直接投资流量6.2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106.7%。从投资流量看,阿联酋成为2017年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最大的投资目的地。
期盼三:更密切的人文交流
当地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普遍很好。每当记者告诉当地人我们从中国来时,看到的都是一张张礼貌而友好的笑脸和一句句“祝你一切顺利!”的祝福。
阿联酋高度国际化,外籍人口高达88.5%。在多元的文化中,中文教育相当受欢迎,不少中小学都开设了中文课程,未来计划在超过100所学校开设中文教学。在阿联酋的几天,记者发现不少人都能用简单的中文交流。

2018年4月28日, 第17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阿联酋赛区预选赛上,扎耶德大学18岁的大一女生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苏小坡摄
供职于阿联酋文化与知识发展部的艾哈迈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去上海出过差,那里的繁华和热闹令他印象深刻。
“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有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他说。
令记者惊讶的是,尽管阿联酋酷热难耐、满是沙漠,艾哈迈迪却格外喜欢滑雪。他说,北京将举办2022年冬奥会,到时候他一定要去现场好好看看。

记者与艾哈迈迪交谈。新华社记者 郑开君摄
“阿联酋和中国根深蒂固的友谊,流淌在两国人民的基因里。随着习近平主席的到来,相信阿中关系定会进一步升温。”当地主流报纸《海湾新闻报》的这几句话,道出了阿联酋人民对这次访问的热切期盼。(据新华社客户端报道)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