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向学术造假说不”:维护科研诚信、打击学术不端在行动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题:“向学术造假说不”:维护科研诚信、打击学术不端在行动
新华社记者陈芳、胡喆
近年来接连曝光的科研不端行为,尤其是四大国际出版集团撤稿中国作者百余篇论文的事件,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带来不良影响。调查显示,学术不端行为背后,充斥着一条隐秘的论文交易“产业链”。一些第三方机构打着“润色论文”的幌子,买卖论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部分学术造假成“窝案”。
在这些论文被撤稿的原因中,许多都提到了“同行评议涉嫌造假”,由此,其背后隐藏着的一条灰色的“产业链”——第三方中介机构,浮出水面。这些机构在代人投稿过程中虚构同行评议专家信息,通过“幽灵”评审向期刊和出版社审稿平台提供编造的评审意见。
同行评议是学术刊物普遍采取的论文评审制度,一般由出版方邀请论文所涉领域的专家评价论文质量,提出评审修改意见。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是否刊发。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介绍:“一些第三方机构提供虚假的评审专家信息,比如用自己注册的邮箱地址冒充专家邮箱,评审时论文实际上是返回到投稿者手里。投稿人冒充评审人将正面评价发至出版方,从而达到操纵评审的目的。”
在备受关注的《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事件发生后,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公布了调查处理结果。为了净化网络学术风气,相关部门开展了“清网行动”。据统计,经过清理,互联网中“论文买卖”等若干组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数据大幅减少,论文买卖网站链接和相关广告用语明显减少。
据悉,针对撤稿事件调查中发现的买卖论文、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和虚假同行评议意见等造假行为的第三方机构,已将相关线索报告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任何机构、任何个人打着“科技服务”的幌子、行论文造假之实的,都要严肃处理。
“其实每篇论文都有负责与出版社联络的通讯作者,如果投稿人自始至终直接与出版方直接打交道,就没有第三方代写代投的牟利空间,这条灰色产业链也就不复存在了。”黄伯云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做出部署。意见指出,对从事学术论文买卖、代写代投以及伪造、虚构、篡改研究数据等违法违规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应主动开展调查,严肃惩处。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表示,下一步,科技部还将建立科研诚信建设情况的督查和通报制度,加大督查力度,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编辑:秦云
关键词:学术造假 科研诚信 学术不端


庆丰年 赶大集
巴西总统选举投票开始
四名中国医生获巴基斯坦医学最高荣誉学位
美国旧金山举行舰队周飞行表演
第25届纽约巴士节在布鲁克林举行
喀麦隆举行总统选举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举行巨型南瓜大赛
乡村晒秋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