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住豫全国政协委员调研河南自贸区纪事

2018年07月27日 08:52 | 作者:张磊 靳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让内陆河南更具“国际范儿”

——住豫全国政协委员调研河南自贸区纪事

人民政协报记者  张磊  靳燕

2017年4月1日,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我国形成“1+3+7”自贸试验区共同发展的“雁阵格局”。

6362173514808495997229199_630x0

资料图 郑州晚报图

其中,河南地处中原,连南贯北、承东接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物流体系完善,成为唯一以交通物流为战略特色的自贸试验区。

运行一年多来,河南自贸区试出了哪些经验?闯出了哪些名堂?又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带着这些思考,7月10日至12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主席刘伟率住豫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赴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开封、郑州片区调研。

有分工、有融合,实现协同互动发展

三天时间,调研组走访了18家企事业单位,并先后前往洛阳、开封、郑州片区服务大厅,了解其制度创新、企业注册、业务办理等情况。

调研途中,自贸区“大礼包”所激发的市场活力让委员们不住感叹,纷纷为“自贸区速度”喝彩点赞。同时,大家也注意到:《自贸区总体方案》规定了郑州、开封、洛阳各自的发展重点,强调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促进协同发展。

“三个片区发展雷同产业过多,甚至出现各自为政、不良竞争等现象,存在同构化发展趋势。”全国政协委员张广东直言,三个片区协同发展机制还不通畅,错位发展、协调联动的良好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应从制度体系上做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以郑州片区为主体,开封和洛阳片区作为两翼协同发展。”全国政协常委张亚忠建议,三个片区以干部互相交流、交叉任职的方式推进工作,让协同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打破条块分割,建立良性合作发展关系,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全国政协常委高体健补充道。

调研组认为,“协同互动发展”是自贸区之间开展横向联动、抱团发展,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必要举措。

此外,不少委员多次提到,自贸区在建设中应该与城市发展联动,形成联动机制。“河南具有多个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建设重点与先天优势,将自贸区建设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联动发展。”全国政协常委张震宇说。

营商环境如何,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

“你们有享受到什么政策优惠?”每到一处,调研团都关切地询问企业家们的真实感受。

“我们刚领到了河南省首张电子汇总征税保函,原本要十多天走完的通关流程,变成秒通关。”河南汴欧进出口贸易公司负责人难掩兴奋:有了电子保函,企业进口的货物到港立即变商品,销售完再交税,全程线上化,节省不少成本。

这只是河南自贸试验区便商利民、提升贸易便利化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贸区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了“一口受理、一体审查、一文批复、一链监管、一网运行”综合服务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截至目前,累计入驻企业3.8万家。

感到欣喜的同时,调研组还发现了背后隐忧——“缺少顶天立地的创新型企业”。“在三个片区服务大厅询问得知,入驻企业以本省、本市项目居多,缺少具有核心创新力的支柱型产业。”刘伟表示。

对此,省工商联主席梁静抛出了一个问题,“在一片盐碱地上,能长出茂密的森林、茂盛的草原吗?”这一逆向思维直指问题根源,即,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吸引力。”调研组一致认为,自贸区要办好,离不开河南大的营商环境,反之,河南营商环境的提升也离不开自贸区这个试验田。“政府要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市场主体添活力”“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委员建议纷至沓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开封片区发布了全省首份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围绕评估所提出的问题,片区制定了专项改革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企业在开办、开业、运营等全生命周期中存在的各种痛点、难点,让投资者愿意落地自贸区并且干得舒心。

打造内陆开放的“河南样本”

相比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河南的特点是“不靠海、不沿边,全靠丝路和蓝天”,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保税物流中心E贸易服务大厅,勉励河南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目标迈进。

调研组一行来到E贸易国际窗口专区,这里汇聚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10万余种商品,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商品馆,以及中东欧、北美、欧洲等区域场馆。

“进口化妆品清关了吗?”“德国啤酒多少钱?”“支持自提吗?”……调研组成员边走边看、不住发问。

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已经叩开了“买全球、卖全球”的大门。与此同时,通过高频率的中欧班列和完备的国际陆港,河南拥有了连接海外的便利大通道和口岸,已然成为开放的前沿阵地。

“作为中部地区的自贸区,河南自贸区承担着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促进中西部崛起的重任。”如何继续发挥优势,将自贸区的苗圃效应进一步扩大? ——“要和国内其他自贸区建立密切沟通机制,与国外互补性强的自贸园区建立联系,形成对接国际规则、实现资源互联互通、延揽国际人才的纽带。”这也是与会人员的共识。

全国政协委员魏世忠说,“之前去杭州调研,有专门的人才展示区域,对院士团队、千人团队等人才建设作了详细介绍,而河南省自贸区就没有这一版块”。话音刚落,多名委员纷纷建言,“要加强招才引智工作,引进专业人才和领军人才”“原始创新的基础是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贸区可拿出一些项目与本地高校合作,与大学生创业相结合”……

“提出了24个问题,51条建议,每一条都记得清清楚楚,回去以后认真梳理研究,及时召开相关会议,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针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副省长何金平现场回应,并积极与委员互动。刘伟最后强调,视察团要聚焦自贸试验区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建有益之言、献可用之策,为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自由贸易试验区便是河南内陆开放的试验田,让古老的中原大地更具“国际范儿”。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河南 贸区 发展 调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