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别让早教在孩子们的起跑线上“裸奔”
早教班到底怎么选?作为二孩妈妈的舒绣,曾经以为可以驾轻就熟,但近日的一则社会新闻让她再次如履薄冰——大女儿就读过的早教机构,国际教育背景和每节课300多元的课时费让其可谓“高大上”,但却被爆出没有办学资质,只是一家注册为教育咨询的公司。而这家机构也刚刚上榜所谓的“2018十大早教品牌权威排行榜”。(7月31日《法制日报》)
在爱子心切、望女成凤,早已深陷起跑线之急和育儿焦虑之中不能自拔的中国父母面前,再争论早教好不好、有没有必要显得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要花上万、数万的钱去给自己懵懵懂懂的孩子报早教班?报道中所举的小学老师同时也是孩子家长“田明”的心态很有代表性。别看她平时是家长眼中的教育专家,可等到自己女儿出生,这个平常总要学生家长“淡定一些”的老师也难以淡定了。所以上个月她也花了近3万块为女儿报了家早教班。因为她觉得,如果别人的孩子都从早教中有所收益,那么完全可以花3万元给自己的女儿一个机会试一试。“她能在那里与其他孩子交流啊,学一点东西也不错”。
试想连一个专司教育工作的老师都是这么想,你让其它家长在汹涌澎湃的早教大潮面前又如何淡定?是啊,“别人家都报我们为什么不报?”“总能学点东西”“就算啥也学不到能与其它孩子交流交流也不是坏事”……有了这些想法的存在,早教班焉能不火?
可问题是早教不光火热,而且还“水深”,常令心怀美好的家长们花了大价钱,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不但没有值回学费,而且还时常遭遇关门跑路的风险,直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前,早教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遍地是坑已是不争的事实。什么“挂羊头卖狗肉”,动辄冠名“国际”、“全球”,“金牌”、“十佳”,实际上只是吹出来的噱头和随便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别说什么真正过硬的资质背景了,可能连老师都是“无证上岗”……文初提到的事情,不就是鲜明的例证吗?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说到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目前在这一行业领域规范标准严重缺失,监管制约非常薄弱,而准入门槛更是几乎为零。由此才给了各种早教机构“自由发挥”的无限空间:资质可以没有,背景可以编造,教学毫无章法,师资亦可拼凑。只要你会包装,善营销,就能招到人、就能赚到钱。反正宣传真假也无从查知,办学开班也是基本无人监管。话说回来就算有部门想管也非易事,因为根本就没有可以参照的法规制度和行业标准,怎么去管?试想如此这般,早教班怎能不乱?
因此当务之急不是再去争论探讨早教的利与弊,而是直面早教班遍地开花、野蛮生长的现实,从对孩子、对家长,对教育和社会的未来负责的基点考量,抓紧为早教定性正名。加快制定早教规则体系,提高早教准入门槛,规范早教日常监管,及时消除各种早教乱象,别让早教成为“早害”和“早骗”。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早教 家长 起跑线 教班 孩子们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