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记者手记:今年北极真的热吗?
新华社“雪龙”号8月5日电记者手记:今年北极真的热吗?
新华社记者申铖
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5日正在楚科奇海域开展多项科考作业。由于“雪龙”号科考船行至北纬77度附近,通信联络较为不便,记者已较难同步了解外界动态,但仍然陆续收到了多方询问:今年北极真的热吗?
记者这才知晓,近期全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甚至北极圈内的一些陆地城市也未幸免。然而,从记者亲历来看,北极并不热!
进入北极圈后的第二天起,“雪龙”号就遇见了星星点点的浮冰。随着考察队继续向北行驶,遇到的海冰也越来越密集。调整为破冰模式的“雪龙”号一改此前的温和模样,如同所向披靡的勇士,撞开厚厚的冰层,开辟出前行的路。
随着“雪龙”号在“浮冰世界”里穿行,体感温度也降到摄氏零度以下。若再遇上较大的海风,便可深刻体会到“刺骨”的感觉。每次走出船舱,队员们都要穿上俗称“企鹅服”的厚厚的户外作业服,再把帽子、围巾、手套等统统穿戴上,全副武装后方可出船舱。
“在中国第九次北极考察的沿航线区域,进入冰区后,气温维持在零下3摄氏度至零摄氏度之间,与历次北极考察相比,未见异常。”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雷瑞波的观测印证了记者的感受。
为何北极圈内出现高温,在北极考察的考察队却未感受到?考察队队员、中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宋晓姜告诉记者,最近有报道称北欧陆地上气温达到30摄氏度以上,形成这种天气的原因其实很复杂,也有很强的局地性。
“天气尺度本身是以天来衡量的,相比气候尺度要远远小得多、短得多。”宋晓姜说,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北极海冰逐渐减少是当今科学界普遍认同的现象,但是气候系统十分复杂,一个异常的天气过程不能完全代表气候系统的异常,需要更多的资料开展分析和研究。
“这也就是开展北极科考的意义,去揭开更多的谜团,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北极和我们的家园。”宋晓姜说。(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北极 记者 手记 雪龙 考察队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2018年欧盟秋季峰会召开
中国代表:应抓住叙利亚局势缓和机会重振政治进程
金秋收获忙
聚焦扶贫汇报展在京举行
冰岛瀑布上空出现璀璨极光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