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不让健康问题成脱贫绊脚石
7月29日上午,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人潮涌动。会诊台前,护士一边发放咨询号牌一边叮嘱患者排队取号。家住县城25公里外的吕婆婆清晨便带着孙子赶来候诊:“我孙子患重症地中海贫血,这次专程来请专家帮忙看看。”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巴马山高路远,医生下乡行医难,百姓进城求医难。全县因病致贫返贫人口比例达13%,健康问题成为精准脱贫的“绊脚石”。
为回应百姓诉求,巴马通过医院“联姻”定期邀请专家前来坐诊,组建家庭医生进村入户服务,变“求医”为“送医”。
清晨的山区雾气尚存,家庭医生陈忠良已经开始走村访户了。在甲篆镇好合村贫困户罗仁德家中,陈忠良耐心叮嘱:“定时测量血压,饮食要清淡。这是我的联系卡,有问题随时打电话。”
像这样的健康家庭医生团队,巴马已组建105个。每个团队中有临床医生、公卫科医师、临床护士、乡村医生各一人,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生帮扶梯队。“送医上门”服务,解决了山区贫困群众求医难问题,让他们真切享受到健康扶贫的实惠。
巴马还实施了“互联网+云医院战略”,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诊疗业务,降低群众外出求医成本,开辟了健康扶贫新渠道。
在甲篆镇卫生院联合“巴马云医院”进行了健康体检评估后,百马村老人陆卜双说:“在乡镇就能享受到和县级医院一样的检查治疗,非常方便。”
从南宁出发,历经4个小时车程,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赖永榕教授来到巴马县人民医院,面对面为地中海贫血患者提供预防和治疗指导。
就诊室里,赖永榕仔细了解患者的情况,耐心讲解如何治疗和干预,提供治疗方案。“患地贫的孩子非常勇敢,他们的家长太不容易了!”赖永榕感叹道。
“贫困群众只需到县医院预约,就能免费挂到自治区专家号。”巴马县人民医院院长岑丹洁介绍,县医院与自治区各大医院联合,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前来坐诊,为山区百姓送健康福利。
特殊的地理和卫生环境,导致巴马不少贫困儿童身体素质较差,容易引发各类疾病,而地中海贫血更是被视为“洪水猛兽”。据统计,巴马的地贫携带率高达25%以上。
本着“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巴马以深圳市结对扶贫协作为契机,依托华大基因,开展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配型等,实施婴幼儿精准营养改善项目,通过提供免费筛查、实施重型地贫患儿零出生计划,全面寻病根、拔穷根。
“以前村卫生室设备简陋,有个头痛脑热都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医院,现在村里看病,新农合报销比例更高,既便宜又便利。”说起焕然一新的村卫生室,燕洞镇龙田村村民吴晓梅喜形于色。
长期以来,基层就医环境不良是许多贫困地区的“心病”。在精准扶贫中,巴马按照“一村建室,联村服务”模式,补齐基层医疗硬件短板,结合健康帮扶政策,多管齐下提升医疗保障能力。
为改变“一人生病,全家贫困”的恶性循环,巴马建立起贫困人口兜底医疗保障健康扶贫工作机制,筑牢最后一道健康防线,至今已惠及5700余人。
“精准扶贫,健康为本。”巴马瑶族自治县副县长王炳卜说,通过抓好健康扶贫工作,抓住基层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如期脱贫、全面小康就有了坚实基础和根本保障。
(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唐婉婉)
编辑:赵彦
关键词:健康问题 脱贫绊脚石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