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秦汉陶俑跨越2000年的“相见” 讲述不一样的家国故事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张佳 实习生 王祎玥) “我对天发誓,你是我2000年来见过最美的姑娘!”“一看你就没有见过本朝真正的美女!”你以为这是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对话吗?那您错了,这是秦俑和汉俑跨越2000年的对话。8月7日上午,“跨越时空的邂逅——秦始皇帝陵与汉景帝阳陵出土陶俑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展期一年。
此展览汇聚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珍品文物141件(组),是以秦汉陶俑为主题的原创展。俑作为一种替代活人殉葬的物件,自春秋开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在盛行“事死如生”理念的秦汉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秦始皇帝陵出土的秦兵马俑和汉景帝阳陵出土的汉俑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虽然同是土与火塑造出的陶质躯体,制造时间也相差不到百年,但秦俑一个个高大雄壮、目光威严,汉俑却仅有真人三分之一大小,眉宇间也多带着一股烟火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者之间从形体到神情上的巨大的差异和不同?或许通过展览上的一些“对话”能找到点端倪。此展以秦汉陶俑对话的陈列形式,向观众介绍了两座帝陵的情况,展示了秦汉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内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承袭秦朝制度的汉朝吸取其亡国教训,经过汉初几位皇帝的“休养生息”政策,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为西汉开通“丝路”、开疆拓土,实行“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展厅内有一组秦俑和汉俑的“对话”中提到,秦俑威严是因为他们都是连年征战的帝国武士,汉俑柔和因为“休养生息”让他们安居乐业。虽然这些对话都是策展人的设计,但也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两个朝代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览讲解员介绍,在这些展出的陶俑身上,“秦”奋发、激昂的精神被包容、务实的“汉”所继承并发扬,使整个西汉的历史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进取精神,塑造出中华民族绵延2000余年乐观奋进、勇敢自信的文化气质。这些历史背景和精神风貌的变化,投射到秦始皇帝陵和汉景帝阳陵陪葬的陶俑身上,就使得它们也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神态特征和表情变化。
此外,在展厅的中央有一个圆形展柜,里面“围坐”着“汉代乐舞天团”,汉俑柔美的腰身,婀娜的体态搭配恬静的表情,刻画了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与一旁秦军吏俑的庄严体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似在为这些热血男儿表演。
汉阳陵出土的动物俑也别有特色,为了全景反应汉代的社会特征,展厅内还出现了一个小型的“汉代动物园”。里面有牛、马、猪、狗、羊,甚至还有放牧的人,一派田园景象。仿佛在为对面的跪射俑展示战争结束后汉家天下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耕生活。
当秦俑和汉俑通过两两相望的形式展示在大家面前时,完美定格了2000多年前秦汉两朝的时代特征。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秦汉 陶俑 跨越 汉俑 秦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