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沙海绿洲好休憩——库布其激活“美丽经济”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1日电题:沙海绿洲好休憩——库布其激活“美丽经济”
新华社记者安路蒙、王靖
盛夏八月,库布其沙漠腹地的鄂尔多斯市响沙湾景区绿林环抱,阳光洒在绵延起伏的沙丘上,远处传来的驼铃声不绝于耳……每天早上8点开始,近万名中外游客分批坐上高空缆车,穿越茫茫绿化带,抵达黄沙漫漫的沙漠腹地。鄂尔多斯迎来最“热”旅游季。
坐探险车体验沙漠冲浪的刺激,骑骆驼领略大漠风光,欣赏鄂尔多斯婚礼感受蒙古族风俗,入住沙漠星级酒店仰望沙海星空……集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响沙湾景区,颠覆了人们对沙漠的传统印象。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沙漠,既感受了自然的大漠风情,还享受到了现代化的服务。没想到大沙漠这么美、这么好玩!”浙江游客姚亚南说。
景区负责人张瑞明介绍,2017年响沙湾景区共接待游客86万人次,收入1.8亿元,沙漠旅游的兴起正是依托当地20多年来的生态治理。“以前由于沙丘流动,风沙侵蚀非常严重,辛辛苦苦建好的旅游设施没过多久就被沙子埋了。现在,响沙湾的沙漠形态已经固定,生活区全部实现植被覆盖,沙子再不会坏事了。”
距离响沙湾景区西北方向10公里处是“银肯塔拉沙漠绿洲自然生态旅游区”。游客们在这里光脚打滚玩沙,置身沙中绿洲休憩。谁也想不到,20多年前这里风沙肆虐,百姓苦不堪言被迫迁徙。
从2007年起,当地政府在银肯塔拉旅游区实施防沙治沙工程,沙漠控制面积达26.7平方公里。现在站在沙山上远眺,樟子松、山桃、沙柳等植被铺满视线。“以后治沙种树得考虑给旅游区留点沙子,要不游客上哪玩沙啊。”银肯塔拉旅游区总经理苏和笑道。
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银肯塔拉综合治理项目区被选为大会参观点,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名片。
地处库布其沙漠中段的恩格贝景区,过去曾是不毛之地。20多年间,经过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目前这里的植被绿化面积已达70%,成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发展成为集国际青少年科普教育、沙漠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农业等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区,每年迎来大批专家学者及志愿者,以及众多游客。
道图嘎查是库布其沙漠国家公园里唯一的人居村落,几乎每家每户都搞旅游。39岁的蒙古族牧民孟克达来过去以放羊为生,一家三口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如今,他家在院子里扎起蒙古包,可同时容纳90人就餐和住宿。“生意好时,游客们得排队吃饭住宿。现在每年纯收入能有10多万,日子总算好起来了。”孟克达来喜笑颜开。
目前,库布其开辟了响沙湾、银肯塔拉、恩格贝、七星湖等沙漠旅游区,形成了国内沙漠旅游中产品最全、覆盖客群最广的沙漠产业集群。据统计,近10年,以库布其沙漠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2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沙漠旅游,成为当地农牧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方式之一,成为驱动鄂尔多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引擎。(完)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沙漠 库布 游客 沙海 绿洲


巴克图口岸:军警兵民筑起“红色国门”
宇宙中的幽灵星云 既美妙又让人发怵
欧洲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演
米兰举行“毕加索·变形记”展
惊世大奖15.4亿美元!美国最富中奖者诞生
湖北发现2.47亿年前湖北鳄类和鱼龙类化石
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