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建中央:推进更高层次的开放
【大调研•人民日报】民建中央:推进更高层次的开放

今年4月13日,在海南建省和成立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中央宣布将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如何建设自由贸易港?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受中共中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带领民建中央调研组不久前奔赴海南,围绕“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展开专题调研考察。
海南自贸港是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标志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如何建设一个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港,并没有先例可循。本次调研组来到海南调研考察的目的,就是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建言献策。
虽然中央宣布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刚过去不久,然而调研组在海口、琼海、三亚等地走访中看到,海南各地已经摩拳擦掌,干劲十足。“这次来到海南,我们在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看到,自贸区(港)建设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说,“到处都在准备,到处都在行动,大家都在劲往一处使,以30年特区建设为基础,海南在迈向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
改革需要激情,更需要谋划。自贸港建设牵涉各个领域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绪,该如何规划,从何做起?调研组认为,首先是要充分认识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独特优势。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今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指出了海南的独特优势。
在调研组看来,海南在建设自贸区(港)方面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海南岛四面环海,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监管制度的物理条件较好;从地理位置上看,海南是面对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开放门户,是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区域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海南岛具备国际旅游岛等独特的开放政策优势,如59国免签、离岛免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具备面积、人口、土地等后发优势,发展空间大;此外,海南经济总量小,风险总体可控,等等。
“海南建设自贸区(港)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海南建设经济特区30年经验、上海等地建设自由贸易区多年经验基础之上的。”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说,“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规划要谋定而后动,要管长远,不能匆忙而至。因为海南自贸区(港)未来的发展绝不仅仅是海南的事,也是我们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标志。”
尽快补齐人才、基础设施等短板
在调研中,调研组也了解到,海南目前在建设自由贸易区(港)上的短板也很突出。一方面,海南的经济结构外向度目前仍较低,2017年海南出口295.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2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18.8亿元,在投资、消费、出口的“三驾马车”中,出口的作用较小;另一方面,海南的市场主体仍然偏少,上市企业少,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海南目前在建设自贸区(港)中人才仍较为匮乏,尤其是产业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缺口较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大力引进人才,同时配套好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短板海南当地也已经注意到。就在调研组到达海南时,海南当地正在开展“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加大出台人才激励政策的力度,同时重点打造和改善营商环境,通过极简审批、减税减费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等吸引创新资源聚集海南。
在调研组专家看来,要补齐这些短板,未来仍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努力。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最关注的是人才问题。“人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中更管长远的问题,必须早做打算、通盘考虑。”王济光说。
王济光认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中的人才问题和国内其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人才问题还不完全一样,更急需外向型、开放型人才。“对于自贸区(港)建设来说,仅仅靠海南本地的人才支撑、培养肯定来不及,光靠海南自己引进也不能完全解决人才到位的问题。”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要吸取国际自贸港的先进经验,对标国际最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世杰说,相较上海等地来说,海南过去的发展相对缓慢,必须要有更优惠的条件集聚资源发展自己,这些条件包括基础设施、人员素质、营商环境等各方面。“就人才方面来说,要创新教育合作机制,建立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制度,把优秀的国内、国际人才吸引到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中来。”李世杰说。
自贸港建设要达到“放”与“限”的平衡
从海口到琼海再到三亚,一路走来,关于自贸区(港)建设中地方自主权,以及自贸区(港)建设中哪些领域该“放”、哪些该“限”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那么,海南在未来的自贸区(港)建设中如何把握这种平衡?
在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汪胜洋看来,海南在建设自贸区(港)过程中要更大力度地开放,就必须在“放”和“限”之间达到一个平衡,这个平衡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可能是一个动态推进、不断平衡的过程。“海南自身发展得相对缓慢,要想集聚资源,就得有特别的政策设计,需要更开放的环境,所以要‘放’;但‘放’的同时也要在一些地方如金融领域有一定限制,防止对国内市场造成严重冲击。”而具体限制到什么程度,“要跟‘放’了以后对国内的影响来判断。”
根据规划,海南自贸区(港)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是旅游、互联网医疗、金融会展等,在当地属于“空降型产业”,汪胜洋建议,在探索建设海南自贸港过程中,不妨采用“区中区—园中园—岛中岛”的模式,由企业、机构帮助政府做园区,做信息岛、旅游岛、健康岛,并进行管理,形成遍地开花的园区。“自贸港的管理不应该是政府直接管,而是让企业、机构来管,由那些高素质的管理机构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形成一批点状的优秀示范区、管理区,由点及面地改善我们的营商环境。”汪胜洋说。
“自贸区(港)建设当地必须要有最大的自主权。”周汉民说,所谓自主权就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在中央授权的框架内,先行先试。在他看来,自主权就是依法而行、依授权而行,而“最大的困难就是当没有上位法的时候,该如何做。”周汉民建议,一方面,作为一个独立建制的省,海南本身就有地方立法权,海南可以大胆试、大胆闯,该授权的要予以授权。另外,也可以尝试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磋商解决,对一些领域授权制定暂行办法或者暂停部分法律在自贸区(港)实施,“做到既符合中央规定,又符合法律授权,让基层在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李昌禹)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海南 建设 贸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