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陈宏:海底种出一片“林”
陈宏在观察种植珊瑚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
核心阅读
珊瑚,被科学家誉为“海底热带雨林”,是近岸海域生态稳定的重要基础。人工培育珊瑚苗,曾被认为是天方夜谭。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陈宏和他的团队,三十年如一日研究珊瑚繁育,在海底“造林”,成功掌握无性繁殖珊瑚技术,让我国在珊瑚繁殖成活率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如今,陈宏团队已经种下了超过16万株珊瑚,今后还将为保护海洋生态不懈努力。
海南省三亚市凤凰岛周边的海面上,风平浪静。伴着浪花飞溅,陈宏身着潜水衣向水面一跃,而后渐渐潜入海底。蔚蓝色海洋的深处,蕴藏着陈宏海底“造林”的秘密。
“海底珊瑚都活了,连成一片了呐!”陈宏从海面上探出头,满脸喜悦,“长势很好,前些天种下去的珊瑚也正在生长。”三亚这片海是陈宏海底珊瑚森林梦想的起点:那年,他在这里亲手放下第一株人工珊瑚礁体;如今,海底最大的人工培育珊瑚直径已达到70厘米以上。
一株株植入海底健康成长的珊瑚,见证了陈宏团队科研攻关的艰辛。53岁的陈宏已经与珊瑚生物研究打了30多年的交道,作为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他正用满腔热情换来海底的一片色彩斑斓。
海底种珊瑚靠科技更凭实践
见到陈宏时,他正在摆弄一张特制的珊瑚“婴儿床”。长约3米的“床架”由不锈钢制成,1米宽的“床头”上系着白色的悬浮球。每块“珊瑚宝宝”被细绳固定在尼龙网编织成的“床单”上,即将沉入海底“睡个好觉”。“婴儿床”学名叫做珊瑚苗床,是陈宏海底造林的秘密武器。
“开头要有好苗,后面看成活率。”讲起种珊瑚的过程,他如数家珍。“珊瑚育苗技术分为室内育苗和野外育苗,苗床是我们野外育苗的独家发明。”
陈宏介绍,每次野外育苗,首先要在海底选择合适的珊瑚母体,然后现场取苗,再利用绳子将珊瑚苗固定在苗床或者选好的礁石上,让苗种重新繁殖扩大族群,整个过程类似于陆地上的植物嫁接。
“考验体力也考验技术。”普通人每次下潜一个小时左右已经感到疲劳,而陈宏每次下潜作业至少两三个小时。比起常年海底作业练就的过人体力,更让陈宏感到自豪的是他们所掌握的珊瑚无性繁殖技术。
珊瑚苗种的培育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门方向,主要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在天然海域繁殖,受到海流、波浪等水文条件影响,珊瑚苗的成活率低。“我们首创的单水螅体无性繁殖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珊瑚无性繁殖难以经受台风考验等难题。”陈宏说,成功掌握无性繁殖珊瑚技术,让我国在珊瑚繁殖成活率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用无性繁殖种植的珊瑚成活率平均为70%,最高一批达到了99%,种植时仅六七厘米的珊瑚,现在有些已经超过20厘米。”
一辈子就想把珊瑚研究做好
“当初踏上三亚的那一刻,好像一眼看到了现在的自己。”1987年,22岁的陈宏大学毕业,第一次来到海南三亚,从此与海洋结缘。当年,三亚只是一个普通的海边小城,但三亚海底繁茂的珊瑚给陈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就想留下来,做有关海洋生物的研究。”
不久后,陈宏入职中科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逐步开展珊瑚的观察与培育等实验。2003年,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成立,陈宏开始对珊瑚进行系统研究。当时,国内珊瑚研究领域还有很多空白,“为什么珊瑚会死,那时候是未解之谜。”陈宏还记得,起初提出想要人工培育珊瑚苗,很多人觉得是天方夜谭。
研究培育珊瑚的每个步骤都异常艰难。“先弄清楚珊瑚致病和死亡原因、珊瑚群落的生长规律,再逐步摸索珊瑚修复保护技术。”陈宏说,海底种珊瑚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好似平地起高楼。为了打好“地基”,获取一线研究数据,潜入海底做实验已经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
然而,色彩斑斓的海底也经常给陈宏展示它的凶险。有一次,陈宏像往常一样潜入海底采集珊瑚群落样本。突然,他的潜水服发生漏气,“当时水深已有12米,情况十分危险,只有3分钟的时间来自救。”陈宏根据经验立即卸掉铅块,往水面方向游去,幸好同事也反应敏捷,迅速把他救上接应艇,才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难以想象,像这样的“水下惊魂”只是陈宏平时工作的一个小插曲。“不觉得害怕,经常是收拾一下,继续做实验。”多次与死亡擦身而过的陈宏,对培育珊瑚海底造林,心里始终放不下那份执着,“30年来从没想到做其他事情,一辈子就想把珊瑚研究做好,在海底种出一片珊瑚林。”
农民的田在地里,我的田在海底
“有了珊瑚,大海就活了起来。”这是陈宏对海底珊瑚功能最直白的表述。珊瑚,海南当地人叫“海石花”,被科学家誉为“海底热带雨林”。珊瑚群落为海洋鱼类、贝类、藻类提供了栖息场所,是近岸海域生态稳定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受海洋污染、人类盗采等影响,南海珊瑚资源在减少,海南近岸的珊瑚礁面积也在下降。
正因如此,陈宏心里早早埋下一个梦想:将海南沿海种上百万株珊瑚苗,重现海底珊瑚花园。“培育难题已经解决了,今后的工作是逐步扩大种植规模。”陈宏和他的团队已经掌握了珊瑚致病因子,攻克了应对珊瑚白化、珊瑚规模化培育和生态修复三大重点难题。
目前,北至海南陵水,南到西沙群岛,陈宏和他的团队已经种下了超过16万株珊瑚,这些新培育的珊瑚长势良好,有些已经成了鱼类、贝类、藻类的生存新家园。
“现在政府支持力度大,社会对珊瑚保护有共识,我有信心把珊瑚继续种下去。”陈宏打算在2020年前,将海南沿海全部种上人工珊瑚苗,完成百万株珊瑚计划。“农民的田在地里,渔民的田在海上,而我的田在海底,海底和大地一样,总会回报辛勤付出的人。”陈宏说。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海底 珊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