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广州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脑瘫女孩有个画家梦
广州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脑瘫女孩有个画家梦
潘大妹在参加比赛。
郝赫在参加推拿比赛。
第六届广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137名残疾人赛场上逐梦
脑瘫女孩有个画家梦
8月24日12时许,虽然开赛已经过去了3个小时,23岁的潘大妹仍与多位残疾选手们在画室里同台竞技,这位连执笔看起来都不稳的脑瘫女孩有个画家梦;40岁的郝赫已经完成了盲人保健按摩的比赛,这位按摩师经历丰富,虽然双目失明却一直在追求心里的阳光,他有一个不服输的奋斗之梦;31岁的制图员卢杰恩也完成了比赛,饱受股骨头坏死之苦的他已经成家生娃,瘦削的他为了妻儿和自己,正在为圆梦打拼。这是第六届广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的一幕,时隔4年,137名残疾人登上赛场,用专注写下自己的奋斗故事。
文/秦松、杨希
图/陈忧子
脑瘫女孩的画家梦
静立不动时,如果从潘大妹的背影看来,她就是一个平凡的邻家女孩;然而当她开始行走和说话时,人们就会发现她的不同:身形瘦削、表达艰难;当她开始画画时,人们又会换一种印象:天哪,这画竟然是出自她的手么?答案是肯定的,正是出自这位23岁的脑瘫女孩之手。
在她的画笔下,现实中那些常见的场景忽然像有了生命,变成了童话中的场景:破败的老村似乎有了生机;调皮的小狗跃然纸上,睥睨之下似乎有了表情;哪怕连墙脚的蕨菜都似乎沾染了岁月的痕迹……
如今,她的画已经引起了人们关注,甚至有人慕名前来买画。然而,这个女孩的故事并不简单。
她念书晚 还只念了两年
潘大妹家在从化鳌头镇西山村,这个地方非常偏僻,离广州市区距离约80公里。出生后不久,她就被发现与常人不一样,患有脑瘫。9岁时,她才踏入校园,然而仅仅在两年之后,她便无奈告别学校回到家中。命运对她并不公平。
“小孩子不懂事,常会有人欺负她……那时候他们要带饭去学校吃,但她自己吃饭吃不了,吃饭时老是手抖,一大半饭掉在了地上……”潘大妹的妈妈说,无奈之下,她只能把大妹接回来,“其实她很聪明,上课学到的东西都能记下来,只是不会表达。”记者跟她聊天时,她好几次想说些什么,但始终表达不出,只好由妈妈代为传达,“她从小到大生活在村里,会一些粤语和客家话,普通话就听不懂了。”妈妈无奈地笑着说。
乡下支教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如果生命中没有什么机遇,或许潘大妹就会在村里平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默默无闻。然而几年前的一次支教活动,改变了她的命运。
那时,已经辍学的潘大妹被支教团队所吸引,在支教老师的鼓励下,潘大妹拿起了画笔,开始记录她眼中的世界;而当别人告诉她如果画好了能赚钱时,她的画画意志更加坚定了。
原来,为了生活,潘大妹的爸妈一直在广州市区打拼,她的童年一直跟奶奶一起度过。大妹一直盼着能自己赚钱,既能分担父母的艰辛,又能让自己走出乡村看世界。
让人没想到的是,大妹在画画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村里的景色、家里的小狗都成了她笔下的灵感,有时候她跟人见过一面之后,还能把人直接画下来,直到被老师提醒着可能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时,她才停止。
她的故事走出了小乡村
大妹的画笔大多数时候只是人们最常使用的中性笔,为了支持妹妹的梦想,潘大妹的哥哥特意为她买回了画板和纸。在从化西山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一个走路歪歪斜斜的女孩背着画架、画板在村里穿梭采风。很快,这个励志的故事走出了小山村,在媒体的报道下,她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知道,她的画也有了变现的机会,今年过年时,还有人以200元/幅的价格买走了她几幅画。
在妈妈的印象中,大妹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离老家80公里远的广州市区。不过令妈妈惊讶的是,女儿在广州天桥上看到桥底车水马龙的情景时,竟然也将它画了出来。“画得好像、好像。”这个来自农村的中年妇女无法用言语形容,只能一个劲地重复这个词。如今,站在画架(绘画)的竞赛场里,潘大妹首次与众多残疾人画者一起竞赛,画的是以前很少接触的水彩画。她觉得拿什么名次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站在这里追梦。
他们还有更多梦想
31岁的卢杰恩是一名制图员,身为理科生的他有些不修边幅,但已经结婚生子,承担着家庭的责任。“我大专毕业时才发现双腿股骨头坏死,那时候经常抽筋,行走非常费力,也不能干太累的活。”然而,这些并没有将这个来自南沙万顷沙的男子汉击倒,他依然成为一名优秀的制图员,在装修行业和家具厂都打拼过。
35岁的广告设计师曾豪则是一位听障人士,小时候在聋校念书,后来考上了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电脑设计专业,8月24日同样登上了竞技舞台与其他残疾人同场竞技。不过,让他郁闷的是目前是失业状态。“从毕业到现在我已经换了5个工作了,有些工作单位太远,但是工资收入却不高……”曾豪用手语说道,家在海珠区的他最近一份工作是在花都,结果还没过试用期就被辞退,他期待社会能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来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就是想把自己推介出去。”他说,他强烈地希望自己能自食其力。
盲人按摩师的奋斗梦
郝赫是在广州定居的东北人,2岁时,因为一场病双目失明。“其实我感觉失明对我精神方面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我失明时才2岁,根本没有记忆……”对于失明,这个高大的圆脸保健师十分豁达。在辗转多次而得不到有效治疗后,家人无奈接受了这个事实,郝赫的求学时光都在盲校度过。
直到1987年,一个消息让这家人兴奋不已:中国第一个残疾人高等教育学府——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立了。郝赫的妈妈兴奋地告诉他:“儿子,以后你也有机会上大学了!”于是,郝赫所有的努力都朝着长春大学而去,并最终如愿以偿。郝赫成了一名盲人按摩师。1999年,大学毕业后的他来到深圳打拼,成为一家按摩机构的按摩师,同时拿到了医师资质。5年后该机构倒闭,却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门:一位华侨老顾客邀请他前往印度尼西亚开设推拿门诊,这段经历大大地开拓了他的视野。两年后,他回广州加入一家盲人按摩连锁品牌,成为运营总监。其间还有两年被派往瑞士开设推拿机构。
虽然看不到光明,但他却走向了世界。但即使再忙,他仍坚持每周为家人朋友们按摩,“毕竟这个是我吃饭的手艺。”他说。“我们盲人用双手触摸世界,我希望在自己能活动的时候尽量多感触不同的人生和角度。”
137名残疾人选手同台竞技
8月23日~25日,由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广州市总工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广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广州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举行,此次比赛竞赛项目共有5大类13项,共有全市11个区共137名选手参赛,潘大妹、郝赫、卢杰恩、曾豪都是其中之一。
“我们开设的比赛项目都是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的,比如今年新增的茶艺师就是其中之一,按照职业资格技能来培训,他们参加完比赛并参加笔试后,将有获得职业资格的机会。” 广州市残联教育就业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选手还将获得“羊城工匠”称号,这一称号与普通人能获得的荣誉一致。
8月25日,第六届广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总结颁奖大会举行,金亮、陈路明、简莹莹、张建康、郑倩华、李永焰、张小敏、罗广均、陈健、林雪霞、陈穗芹、梁雪梅、郝赫13人获得一等奖。之前争取拿亚军的郝赫,成绩超出了自己的预期,获得了一等奖。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残疾人 技能 竞赛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