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从“娘炮”走红反思“父职缺位”
昨天,一份关于中国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大数据分析报告在杭州发布。报告中提出,在南通地区有子女在上小学的家庭中,妈妈成为家庭关注孩子作业的主力。根据该报告的数据显示,南通地区67.90%的妈妈负责小学阶段孩子作业,该数据只比衢州市67.93%低0.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4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二。(9月3日《江海晚报》)
对于南通等地,家庭教育女性为主的现象,专家表示,数据背后折射的也是当下家庭教育的现状:父职缺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从做父亲的那一天起,这就是一个终身职业。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可见子女教育中父亲如果缺席,实在是不称职。
一位名人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一直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父亲的格局往往决定着孩子未来能抵达的高度;在父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着更高的上限。作为父亲的我们,当反思自己的责任:是不是一名合格的父亲?
做一名合格父亲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爱与母爱一样,不可缺失。置于现实,重物质给予,轻情感沟通;重空洞说教,轻精神陪伴。这种家庭教育过程中“父职”的缺位,是现实存在的普遍现象。“父职”的缺位,意味着父亲这一“角色”的不合格,父亲不仅是孩子的养育者,更应是孩子的精神导师,冒险精神、坚强意志等这些男性的阳刚特质尤其需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予以培养。“父职”的缺位,将会阻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孩子健康成长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这也早已被事实所证明。
由此我想到曾被热议的“男孩危机”。家庭教育中“父职”的缺位,无疑是“男孩危机”一个重要因素,“拯救男孩”父亲无疑是关键角色,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做一名合格父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做一名合格的父亲,不是为孩子创造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也不是把孩子关在“温室”中溺爱,更不是给孩子所谓“拼爹”的资本,用“拼爹”代替“拼搏”,扭曲亲子关系,侵蚀孩子的成长教育。
而是“放下手机”,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多陪伴孩子,与孩子交朋友。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成为拥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人。教育是双向平等的交流,不止于口头,而是心与心的融合。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不平等地与孩子交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关注孩子内心感受,就难以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又何谈“融合”?
父亲的言行是孩子“参照物”,言传身教之下,孩子耳濡目染,一般情况下都会“子承父志”,成为一个正常人。如果父亲自身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怎么能教育孩子成为拥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人?正因此,做一名合格父亲,需要不断学习,做更好的父亲,才能真正尽到一名父亲的责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反观当下“娘炮”当道走红,“小鲜肉”泛滥成灾,其中内因与家庭教育中的父职缺位密切相关。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孩子 父亲 家庭教育 娘炮 走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