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城管“柔性”执法彰显执法文明“新高度”

2018年09月10日 14:57 | 作者:曹瑞晓 | 来源:红网
分享到: 

9月2日中午1点左右,气温高达36℃,空气中热浪一阵一阵的,在金堂县赵镇观岭大道与十里大道二段路口,两名老人正在人行道上晾晒谷子,巡逻至此的城管队员发现后上前制止。看着地面上堆积成小山的谷子,两名城管队员主动上前帮忙清扫,将300多斤谷子重新装袋,并一袋一袋抬上车。两名老人连声道谢,表示以后不会在路边晒谷子,随后离开。(9月4日新华网)

城管与小贩的冲突事件并非新鲜事,而这次却是暖心之举。城管人性化执法,帮助老人收拾完谷子,还主动抬上车,这样的举动比起刚硬的粗暴执法人性化了许多,也让执法更能为群众接受。越来越多像“帮忙收稻谷”的城管一样,变强制执法为柔性执法,应该是新时代执法文明的有益尝试。

城管帮忙收拾完稻谷,传递出了执法的“人情味儿”。执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公平正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如果一味地为了执法而执法,那么执法也就失去了法律的“温度”。说到底,执法的主体还是人,人性化执法要求执法者在公正执法时,给予公民柔性的人文关怀,尊重其人格和尊严,法律该有的“温情”和“体恤”不能缺失。与惩戒的冰冷和刚性相比,柔性执法是一项“人心再造”的工程,这种执法方式不失为一种创新型的人性化执法方式,更能凸显执法的温度。

“粗暴执法”不应成为城管执法中的“标配”,城管与小贩的矛盾也并非永远无解。实际上,不必把眼光如此深邃地投向根本制度层面。城管执法乱象丛生,一个直接原因就在于不少城管人员的素质存在问题。在这里不妨给“帮忙收稻谷”的城管点个赞,人性化的举动,不仅得到了群众的理解,也传递出文明执法的温度。

执法人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在适当范围内采取“接地气”的方式推动工作也未必不可,这不仅是人性化执法的彰显与体现,也是“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的体现。执法不仅有尺度,也得有温度。只有始终走在“以人为本”的“轨道”上,人民才能真正拥护、由衷认可我们的执法,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执法 城管 柔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