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自然延伸 扬帆远航——“一带一路”的拉美故事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9月11日电特稿:自然延伸 扬帆远航——“一带一路”的拉美故事
新华社记者赵焱 裴剑容
太平洋的浩瀚淼淼,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难以逾越的天然障碍。直至远洋航海技术快速发展的十六世纪,大量的中国商品、制造技术以及文化理念才得以远渡重洋,抵达美洲海岸。直至今日,源自中国的一些制作技艺和艺术审美依然在南美洲许多地方流传。
如今,相隔万里已被现代化交通工具“攻克”,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被赋予新生命而再度繁忙。商品互通不在话下,各领域各层级的融通成为新航标。丝路精神随之延伸,推动良性循环发展,带动跨越大洋两岸的新合作扬帆远航。
忙起来,打造龙头项目
1565年10月3日,装载大批中国货物的第一艘马尼拉大帆船驶入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从此开辟了亚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航路。在此后250年间,中国的生丝、丝绸、瓷器、棉制品等,深刻改变了这里的生产生活,并且迅速辐射到今天的秘鲁、巴拿马、智利、危地马拉、厄瓜多尔、阿根廷等地,一些原本沉寂的港口快速活跃起来。
光阴荏苒,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融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晨曦中,巴拿马科隆自贸区迎来忙碌的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巨轮在码头上装卸货物。中国岚桥集团投资建设的世界级枢纽玛岛港,正位于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入口的科隆自贸区。
在扩建项目工地上,巴拿马小伙塞萨尔忙个不停。正是因为看好项目的前景,这位律师出身的政府公务员今年年初辞去公职,毅然加入了项目。妻子原本担心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会让塞萨尔无法融入中企发展环境,但数月来,塞萨尔表现出的愉悦心情消除了家人的担忧。
“一带一路”大大推动了中国与拉美的贸易升级,玛岛港扩建意义愈发突显。按照扩建计划,玛岛港将升级为运河大西洋侧唯一可停靠15万吨级集装箱船的港口,将拥有3个“超巴拿马型”集装箱专用泊位,项目一期建成后年通过能力将达500万标箱,项目全部完工后年通过能力将达1100万标箱。
萨塞尔发现,中企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勇于创新、守时高效、重视总结经验、避免重蹈教训、恪守规范经营、注重环保评估、承担社会责任等。而且,中方员工与当地员工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包容,易于融为一体。“前一阵巴拿马踢进世界杯,中国老板还给我们放了假,和我们一起给球队加油呢!”
奋进而亲和、努力而互助的环境通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精神感染力,进而催生热火朝天的创造力。塞萨尔发现,中国员工总是带给他们一种劲头。项目伊始,岚桥集团就把目标设定为打造“世界航运关键航线的‘咽喉’”,这让当地员工兴奋不已,干劲十足。
“许多原本‘无所事事’的当地民众,看到中国基建设施的项目进展顺利,也开始加强自身学习,希望有一天能搭上中国项目的‘顺风车’,参与建设自己的国家。”塞萨尔说。
跑起来,加速发展脚步
17世纪旅居美洲的意大利神父卡莱里在日记中感慨道,大帆船贸易已经让阿卡普尔科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海上第一港口”“通往中国之梯”。卡莱里的评价并不夸张。史料记载,16世纪末,阿卡普尔科人口不到250户,而18世纪末,阿卡普尔科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4000人、市集贸易时人口可骤增至1.2万。
小渔村蜕变升级的密码,正是商品的加速流动。大帆船贸易鼎盛时期,每年有近百艘中国船只满载丝绸等货物前往马尼拉,这些货物随后又被装载在千吨级的马尼拉大帆船上远航美洲,大大促进了商品的流动性和贸易的流通力。
今天,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这样的“加速”每天都在上演。看着崭新的列车以高速行驶在崭新的铁轨上,工程师卡雷拉激动不已。
“阿根廷人对铁路有着特殊的情结。阿根廷是在铁轨上发展起来的国家,有铁轨经过的地方便有了城市,而铁路的年久失修折射出阿根廷经济的停滞和困境,”卡雷拉说,“与中国合作是阿根廷走出困境的良方,更新铁路系统是阿根廷完善贸易体系的第一步,这是让阿根廷找回昔日繁荣的捷径。”
阿根廷是农业大国,拥有“世界粮仓”的美誉,然而连接主要粮食产区与港口的老旧货运铁路,一度成为阿根廷农产品走向世界的障碍。大吨位的农产品不得不依靠卡车陆运至港口,高昂的运输成本使阿根廷农产品失去竞争力。
2011年,阿根廷政府提出了旨在升级全国铁路系统的“铁路振兴计划”。两年后,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阿方签署贝尔格拉诺铁路改造项目总承包合同,这条铁路改造后,将使阿根廷北部地区快速连通东部的罗萨里奥港口。
“提升安全性能和提高运行速度的效果立竿见影,一些客户又重新选择了铁路运输,”贝尔格拉诺货物运输公司副总经理赫尔曼·哈纳切克说,“等到收获季节,货运量会更大,小麦和大豆将通过铁路运往港口。”
亮起来,开启未来梦想
西班牙议会早期的一份记录显示,伴随跨洋贸易,中国生丝源源不断地抵达墨西哥,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仅1637年,就有1.4万人从事中国生丝的加工和编织工作。
自古以来,丝路的内涵,不仅仅是商品贸易,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生活方式的更新,便利了新技术的传播,创造了行业机遇,激发了创新思维,更点亮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巴西东南部米纳斯吉拉斯州阿尔科小城附近,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们正在搭建一座电力基塔。远远望去,他们的身影,与电力线融为一体,好似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
这是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的一处建设工地。美丽山水电站是巴西第二大、世界第四大水电站。它是世界上仅有的几条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之一,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走出去”的“首秀”。美丽山输电线路一期工程完美收官后,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又独立中标全长2518公里的二期工程。
两期工程将极大缓解巴西南部和东南部用电难的问题,打造一条贯穿巴西南北大陆的“电力高速公路”,惠及数千万巴西人。
工地上,工程施工人员几乎都是巴西人。卡马戈便是他们中的一员。“很难说我们这个团队是巴西的还是中国的,大家早已难分彼此。我们相互配合和支持,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工,这是成功所在。”
这么大的工程,管理很关键。中方管理人员大胆放权给巴西员工,不断激发他们的干劲,取得了明显效果。
美丽山二期工程九标段项目中方经理鞠涛说:“现在项目具体实施方案的很多决定权下放给巴方管理层,因为他们更熟悉当地情况和法律,也能够与巴西员工更好地交流,中方只在资金控制和战略决策上给予决定性意见。”
“美丽山一期和二期两条特高压输电线路解决了巴西东南部工业和民用能源危机,”巴西中国与亚太地区研究所所长塞维里诺·卡布拉尔说,“一座座基塔、一根根电线不仅仅是输送电力,更是中巴两国人民紧密合作的见证。”(参与记者:张启畅、倪瑞捷、吴昊)(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国 项目 阿根廷


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新疆开通“空中巴士”助力冬季旅游
全国政协京内新任委员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博鳌亚洲论坛首尔会议聚焦合作与创新等议题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山火肆虐后的天堂镇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搭载发射4颗微纳卫星
马克龙呼吁建设一个更加一体化、强大且独立的欧洲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