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一带一路"打造全面开放新平台
[评新而论·中国经济再出发]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一带一路"打造全面开放新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植根于历史,但面向未来;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建设继承了古丝路精神,其初衷和最高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5年来,因其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因其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不断开创合作领域的崭新局面;也因其包容务实的特质,不断增加落地国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增进战略互信,凝聚国际共识
5年来,我国积极同有关国家协调政策,具体包括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东盟提出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提出的“中间走廊”、蒙古国提出的“发展之路”、越南提出的“两廊一圈”、英国提出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提出的“琥珀之路”等。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已经写入联合国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已有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118份“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参会。截至目前,已有10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近12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凝聚国际合作共识,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良好氛围。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加强设施联通,形成示范效应
中欧班列自2011年3月首次开行以来,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的重要纽带。尤其是近5年来,中欧班列运输网络覆盖亚欧大陆主要区域,无论开行密度、广度都实现了迅速发展。
中国民航与相关国家不断深化合作水平,拓展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内容,为中亚、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提供专业培训,涉及航空安全、交通管理、机场管理、飞行标准、安全安保、航空气象等多个领域。此外,在公路方面,中巴经济走廊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项目、中俄黑河公路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在港口方面,汉班托塔港二期工程已竣工,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施工进度过半,比雷埃夫斯港建成重要中转枢纽。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领先的技术、过硬的品质、优质的服务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惠及所在国民众。“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平台,尽管是中国提出的倡议,但它属于世界,需要各国的参与,共同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
完善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支撑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5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加大优质信贷项目储备力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并在资源配置、授信审批、信贷规模等方面给予支持。此外,在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各大商业银行积极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探寻“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的可行途径。
中国与17个国家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海外布局,已有11家中资银行设立71家一级机构;与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开展联合融资合作;加强法律风险防控,启动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和负责任的行动者,5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各类主体在境内外募资设立了一批对外投融资机构、基金,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深化与相关国家和地区互利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促进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引领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强力引擎。“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
5年来,合作交流持续深化,成果丰硕。我们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20多万个,我国对外投资逐渐成为拉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5年来,我国不断放宽外资准入领域,营造高标准国际营商环境,吸引沿线国家来华投资。今年前7个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9.8%,远高于同期外商对华投资增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更多产品、服务、技术、资本也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0%。中国跟“一带一路”国家的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有利于分享相互发展的机遇。过去几年,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努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贡献了新的模式。面向未来,中国将携手更多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世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
编辑:曾珂
关键词: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一带一路"打造全面开放新平台


黎巴嫩举行阅兵庆祝独立日
纽约举行2018感恩节大游行
河北衡水:非遗文化进课堂
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新疆开通“空中巴士”助力冬季旅游
全国政协京内新任委员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博鳌亚洲论坛首尔会议聚焦合作与创新等议题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