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泡面榨菜大卖就是消费降级? 权威数据告诉你真相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8日电 题:泡面榨菜大卖就是消费降级? 权威数据告诉你真相
作者:姚露
上半年,方便面、榨菜、二锅头销量增加,市场回暖,社会上热议说,“我们正迎来一次史无前例的消费降级”。
那么,方便面、榨菜等大卖能说是消费降级了吗?这是真相还是假象?让我们来看看权威数据,听听权威部门、专家的解读。

现象
——方便面、榨菜、二锅头销售回暖
“2018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企稳回暖,销量增长4.5%,销售额增长8.6%,实现双增长。”第十八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近日公布的这组数据证实了方便面市场的回温。
从方便面巨头来看,康师傅上半年方便面收入为111.34亿,同比增长8.4%。统一上半年方便面业务收入41.52亿元,同比增长8.0%。
记者梳理上市公司半年报发现,有“泡面搭档”之称的榨菜、二锅头等企业上半年的市场销售也反响不错。
上半年,牛栏山二锅头的所属企业顺鑫农业的白酒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7.74亿元,同比增长62.29%;涪陵榨菜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11%。

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认为方便面、榨菜这些消费品出现的场景往往和低价消费有关系,因此,网友将方便面等低价消费品大卖当成消费降级的绝佳铁证。
那么,这样的说法真的科学吗?
真相
——方便面、榨菜里也有升级
“方便面不是馋嘴的时候就会吃的吗?”28岁的宋茗茗在一家4A公司做公关总监,面对网络上因方便面引发的“消费降级”讨论,她有些费解。
“方便面也不完全是低价,也有一些价格偏高的。”宋茗茗表示,她平时最喜欢的一款方便面18块一盒。

没错,如果你仔细分析康师傅、统一、涪陵榨菜的财报就会发现,市场能回暖的关键词就是:产品升级。
先来看方便面,方便面其实已经不再为低价“代言”,已经升级切入到高端市场。如,康师傅销售额增幅最大的品种均为售价较高的品种,上半年高价袋面销售额同比增长14.83%,而低价干脆面销量却下滑近24个百分点。
统一的财报也显示,高价位的“汤达人”上半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带动了产品结构的转型,其生产的“满汉大餐”一碗20元更是刷新了方便面单价的纪录。

再来看榨菜,涪陵榨菜将销售稳步攀升归功于“精品战略”:售价13元以上的高端瓶装“下饭菜”,推向市场仅3年,销售额增长了约10倍;休闲即食的脆口榨菜,销售额年均增速逾50%,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销量越好。
有评论指出,方便面和榨菜的成功“逆袭”,不仅不是消费者降低了“消费档次”,反而是企业通过产品的多元化、高端化,抓住了中国百姓消费升级的市场机遇。

数据说话
——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也就是说,方便面、榨菜市场回暖,不仅不是消费者降低了消费档次,而是恰恰相反。
其实,要说消费降级,前提是收入下降。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居民收入依然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实际增长6.6%,快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同时,消费支出也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09元,实际增长6.7%。
其中,食品烟酒的支出占国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在继续下降。国家发改委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烟酒的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3%,进入富足区间。

——升级类商品消费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与消费升级相关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类商品同比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4.2和3.6个百分点。1-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商品同比增长12.6%,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商品也保持近两位数的较快增长。
观察可见,现在人们看电影、出门旅游的次数在变多,花在美容、健身上的钱也在变多,这难道是降级?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了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增长12.5%。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320.3亿元,观影人次达到9.01亿,分别增长17.8%和15.3%。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认为,中国居民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居民在医疗、教育、旅游、娱乐方面的消费在上升。这意味着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吃穿问题都解决了,现在是在增加服务消费。

权威回应
——商务部:“消费降级”说法有失偏颇
对于“消费降级”,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近日表示,这一说法有失偏颇。当前市场出现部分大众化商品销售较好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高峰称,一是,消费者从选择杂牌商品到选择安全放心知名品牌的消费升级。二是,消费方式的升级。多样化电商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消费群体的扩大,满足了中小城市和乡村新的消费群体的购买需求。三是,消费观念和消费心态的升级。共享经济等新的消费形式,反映了消费者更加理性、推崇绿色环保的消费趋势。
“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总体来讲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停下来,这是发展的大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近期在新闻发布会上称。
——企业家声音:消费市场是在升级
对于消费降级的说法,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17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说,消费市场是在升级,中国大约有3-4亿人是中等收入群体,这部分人物质生活已比较丰富,房子、车子、高档消费品该有都有了,开始向出国旅游、文化休闲等更高层次水平发展。
“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改变了,不像过去的老人要存款,他们已经习惯了借贷消费。消费增长和升级主要是他们的贡献。”宗庆后说,因此,消费市场总体依然是增长的,而且潜力非常巨大。
金鹰国际集团董事长王恒说:“中国的消费到底是升级还是降级?我觉得是理念上的升级,是理智支出、理性消费。消费行业会越来越精彩,产品结构和种类都会转型升级。”

——权威专家:消费升级趋势没有变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16日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东西便宜了就叫降级了?过去10块钱买个月饼,现在2元钱买个月饼,这叫消费降级还是升级呢?现在网络上的一些说法似是而非。”
“不能说消费某类产品多了,消费就降级了、升级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方便面等热销和消费分化现象有关,但和所谓的消费降级很难产生直接联系。
赵锡军表示,“很多人看到某一个新词汇就跟风,并不代表自身经历了这件事,很多消费者受到一些观点、舆论的左右,没有自己的明确判断。”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举了个例子:“农村人说,我们刚学会吃肉,你们城里人就吃菜了,是不是说城里人消费就降级了呢?”
“收入和消费的升级、降级是直接相关的,而不是你吃了什么东西直接相关的。”曹和平说,“消费降级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人均收入增长绝对下降。我们国家人均收入的增长是高于GDP增长的,怎么能叫消费降级呢?”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收入是消费升级的基础,居民收入在平稳增长,消费能力在提高,消费环境也在不断改善,这使得消费升级的趋势没有变。
编辑:曾珂
关键词:泡面榨菜大卖就是消费降级


甘肃阿克塞丹霞地貌“藏在深山人未识”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28头鲸鱼搁浅死亡 画面令人痛心
欧洲政商人士呼吁维护全球贸易体系
非洲国家驻华使节走进全国政协
华盛顿举行迷你火车展览
走访世界最南端水电站项目
贵州黄平举行第三届飞来者大会
中欧论坛汉堡峰会聚焦中欧对话合作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