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丰收节里看都市农业升级进行时
新华社上海9月23日电 题:丰收节里看都市农业升级进行时
新华社记者王默玲、龚雯
海派秧歌伴着吴语小调、龙腾狮跃踩着激昂鼓点、丝竹齐鸣奏响田园音乐会……23日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郊区,农民和三农从业者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丰收的喜悦。
资料图 新华网
——乡村旅游人气旺。“一离开高速公路,我们就迫不及待打开车窗,感受窗外‘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景致。”前来参加浦东美丽乡村嘉年华的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尤存说。
在乡村嘉年华现场,来自浦东陆家嘴的海派秧歌、秘鲁和英国的民间舞蹈、西藏江孜县的妙音踏舞齐齐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举办嘉年华的浦东大团镇,每年还举办上海桃花节,以“花”为媒,形成了一条乡村旅游走廊,让市民全方位感受美丽乡村的魅力。
助力乡村旅游,上海市近期印发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在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规划确定的保留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地区有序推进乡村民宿的发展。据统计,上海的乡村旅游民宿约有300多家,有的“面朝大海”,有的颇具“稻田蛙声”之趣。
——家庭农场红红火火。大型收割机在偌大的稻田里奔驰,伴随着马达轰鸣声,一排排沉甸甸的稻穗应声倒下……在上海市郊的松江区,这个开镰仪式将丰收节活动推向高潮。
“记否,记否,首届丰收节诗歌唱酬,生活本就是诗的渊薮,断岸百里有翩跹鹭鸥……” 曾获评“首届全国十佳农民”的松江区泖港镇农场主李春风上台献诗,赢得满堂喝彩。
上海松江的家庭农场全国知名。截至2017年末,松江全区的家庭农场已发展至921户,经营总面积13.92万亩,占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的95%,去年户均净收入达11万元。
——品牌农业对接品质消费。提起上海,“农业”似乎很难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但提起“8424西瓜”“南汇水蜜桃”“平棋葡萄”……这些被消费者熟知的瓜果品牌,都产自于上海农村。今夏,“8424西瓜”“南汇水蜜桃”还一度成为新零售生鲜平台上抢手的“热款”。
都市农业走俏市场的背后离不开品牌的力量。在浦东曹路的现代农业园区蔬菜保障基地中,一排排蔬菜生产连栋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各种蔬菜长得郁郁葱葱。工人们正忙碌着把刚采摘下来的蔬菜进行挑选包装,打上“朝露”品牌,装箱配送。
靠着一直坚守的标准化、现代化种植技术,以及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这些看似普通的有机花菜、有机芹菜、有机娃娃菜,在品质消费市场打出了一片天地。
在首届丰收节上,浦东新区农委表示,结合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实际,力争在3年内打造200个“放心农产品生产基地”,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满足优质化、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丰收 乡村 农业 都市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