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浙江医共体改革周年记:同织“一张网” 县域就诊率达84.40%

中新网杭州9月25日电 题:浙江医共体改革周年记:同织“一张网” 县域就诊率达84.40%
作者 张煜欢 张诗雨
在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汪宅一片,每逢周五,当地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会前往社区卫生服务站,风雨无阻。因为这一天,是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下派心内科主任医师郑成根坐诊的日子。70岁的村民方卸娇说:“我有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郑主任很快就帮我预约了淳安县一医院心内科的住院床位,真的太方便了。”

“方便”“省事”,是浙江老百姓评价当地“医共体”时提及最多的字眼。
2017年9月,浙江省开始研究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该省11个市分别确定了1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全面开展医共体改革探索。
经过一年的探索,随着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以及信息共享平台的建成,原本分散的县域医疗资源逐步凝聚在了一起。

截至目前,浙江省11个试点县(市、区)中,原有39家县级医院和170家乡镇医疗机构优化整合成为27个医共体,县域内就诊率平均达84.40%,群众满意度达97.78%。
上述数据反映出,浙江老百姓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正不断增强,浙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形成。
除了“方便”,“智慧”也是医共体改革的关键词之一。
家住桐乡市河山镇的夏洪福之前曾在体检中查出患甲状腺结节,为此专门赶往杭州,只为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专家门诊。近日通过河山镇卫生院的“云诊室”,夏洪福又一次与专家“对上了话”。他说,“视频很清晰,就像是面对面看病一样”。通过信息化手段,村民们省去了复诊“跑腿”的烦恼。
“无论是信息化还是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医共体的本质是实现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互联互通共享,在县域内实现医疗均等化和高水平医疗,破解‘看病难’。”桐乡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至7月,桐乡实现市域内双向转诊3819人次,开展医共体影像会诊14329人次,出院人次同比上升51.53%。

可见,这张医共体网络不仅网起了患者与医生,更将医生与医生,资源与资源紧紧相连。但要真正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格局,基层的医疗基础建设不容忽视。
在浙江瑞安,占地20余亩的瑞安市上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区堪称“豪华”。宽敞明亮的大厅至少可容纳百人,放射科里60多万的设备已经摆放到位,四楼住院部内50多张床位焕然一新。
据悉,在瑞安,像这样开在家门口的“豪华版”卫生院不在少数。“要想患者留在基层,就必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瑞安市医共体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瑞安正在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年改造计划,投资8.56亿元,新建和改造2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房,确保每个乡镇(街道)都有一所标准化政府办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年以来,医共体建设的鲜活成果遍布浙江大地。随着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浙江继续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
据了解,该省将联动推进各项改革、形成叠加效应,加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尤其是落实好医保与分级诊疗、价格、控费、签约服务等政策衔接,有效引导居民首选基层看病、就近看病。
此外,为提升基层医院的诊疗质量,浙江还将完善激励机制、落实保障政策、加强考核评价,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到位,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加快实现城乡卫生健康服务均等化。
看得起病,治得好病,是老百姓最朴实的心声所在。在浙江,这份心声得到回响,一张多维度、长纵深的医疗服务结构网络正在织起浙江百姓的健康之梦。(完)
编辑:赵彦
关键词:浙江医共体改革 一张网 县域就诊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