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经远舰”水下考古第一阶段结束 出水文物500余件

中新网大连9月26日电 (记者 杨毅)记者26日从“经远舰”考古项目组获悉,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的甲午海战“经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目前告一段落,水下考古清理出铁、木、铜、铅、玻璃、陶瓷、皮革等各类遗物标本500余件。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这是继“致远舰”之后,中国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经远舰”由德国伏尔铿(Vulkan)造船厂建造,1887年底作为“致远舰”的僚舰,入编北洋水师。著名将领邓世昌、林永升分别出任两舰的管带(舰长)。1894年9月,中日甲午海战在黄海北部大东沟海域爆发,北洋水师战败,共损失战舰四艘。其中“经远舰”受到四艘日舰围攻,全舰官兵不畏强敌,英勇接战,直至最终沉没。全舰仅有十六人幸存,管带林永升及二百余名官兵捐躯殉国。

据“经远舰”考古项目领队周春水介绍,此次水下考古共清理出各类遗物标本500余件,包括锅炉、斜桁、舷窗、舱门、铁甲堡衬木等舰体结构,毛瑟步枪子弹、左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47毫米炮弹等武器装备,以及锉刀、扳手、旋柄等船载工具,这些对于近代史、海军发展史、世界海战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此次水下考古还打捞出“经远舰”部分将士遗骸。有消息指,“经远舰”将士遗骸将于近日在大连庄河黑岛山顶林永升塑像附近安葬。对此,周春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消息不属实。“目前确已打捞起部分将士遗骸,但需要做保护处理,短时间内不会直接安葬。”

据介绍,此次考古调查工作结束后,考古队员对水下遗址进行了“牺牲阳极保护法”等保护措施。“我们在船体周围放置了很多锌块,这样能防止海水进一步腐蚀。”周春水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隔几年都会在“经远舰”周围放置锌块,这样能对整个船体起到保护作用。
至于“经远舰”何时能被整体打捞,周春水表示,目前暂无此计划,还需要相关专家研究论证。(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考古 经远舰 水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